霞飛路。
張萍的成衣店裡。
譚太太的第二套旗袍做好了,正在試試是不是合身。
“妹子,你看看我這身怎麼樣?”鄭桂芝原地轉了個圈,問張萍。
張萍雙手環抱,認認真真的看了看,“枝姐,這裡再改一改,收緊一些是不是更合身?”
鄭桂芝來到穿衣鏡面前,抻著衣襬看,若有所思後點點頭,“還是妹子的眼光準,就這麼改。”
“還得是枝姐你身材好,撐得起這套旗袍。”張萍莞爾一笑說道。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在她的誠意交好之下,善解人意又談吐不凡的張萍很快便和譚太太成為了朋友。
很快,鄭桂芝換下旗袍,張萍又拿著旗袍琢磨了好一會,“枝姐,這裡我也改一下吧,你骨架好,這裡要松改一些。”
“聽你的。”譚太太微笑說道,她頂喜歡這位趙探長家裡的張姨太太,雖然是姨太太出身,卻是不僅僅女紅出色,還識文斷字、知書達理,並且見識不凡,實在是難得的談得來的女伴。
“小少爺身子好些了沒?”張萍關切詢問。
“還在服藥。”譚太太搖搖頭,“本打算帶著茗兒回餘姚老家的,誰成想突然遭了病氣。”
按照她同譚平功商討的計劃,譚平功留在上海繼續暗中找尋新四軍,她則帶著幼子回餘姚老家。
誰成想幼子譚淂茗突然生病了。
孩子年齡小,且病的不清,這種情況下是斷沒有堅持帶幼子趕路回餘姚的道理。
對於這個幼子,無論是譚平功還是太太鄭桂芝都是極為寶貝,熟悉他們的人都知道,他們不可能不顧孩子的病情卻堅持旅途跋涉的。
若是強自帶著患病的幼子離滬,落在有心人的眼中,自然是有些蹊蹺。
如此,鄭桂芝帶著幼子回餘姚老家避禍的計劃只能暫時擱置。
……
“茗少爺那麼秀氣惹人疼的,怎麼這些天了還沒好,可憐的嘞。”張萍擔心說道。
“西醫看了,中醫也看了,時好時壞的,愁死個人。”譚太太嘆口氣。
張萍趕緊寬慰譚太太,只說茗少爺一看就是身康體健的,這病很快便能好了。
又陪著譚太太說了會話,約了明天上午將改好的旗袍送到潭府。
張萍將譚太太送出成衣店,回到店鋪裡,略作思索,她吩咐女工取來了小黑板。
一會過後,繡娘成衣店的門口便掛了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
盛澤綢緞到貨,存量不多,欲訂宜速!
大約半個多小時後,路巡長的車子從街面上經過。
路大章掀起車簾,看到了繡娘成衣店門口窗臺掛著的小黑板上的字,表情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