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日重回京門的這一刻正是日落時分,宋府的轎子從玄武街走過,一撩簾子,外頭正是閉市時候,但街道上人頭攢動,仍是舊時的熱鬧非凡。
宋府東頭角門處已早早有人等著了。二房和三房的人都站在臺階上翹頭迎接,另外還有府中一眾丫鬟、小廝。祖母先下了轎子,厲氏三兩步小跑去攙扶,一邊問道,“這一路舟車勞頓的,老太太怕是累壞了吧?快隨媳婦進去好些休息一會兒吧。”
老夫人掃過她一眼,神色淡淡,跟身邊婆子說,“六姑娘還在後頭,等她一起進府。”
厲氏的神色一頓,稍嫌尷尬,連忙應了一聲“是。”
宋樾攜沈氏下了樓梯,將老夫人扶上去,正是晃眼兒的功夫,宋琰聲的轎子便也到了。
當初閣老和老夫人下江南省親,闔府裡就只帶了一個六姑娘。厲氏雖說隔了這麼久早解了緊閉,但心下這口氣一直都沒有嚥下去。她給宋家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嫡子,一個嫡女。宋琴聲處處比六姑娘拔尖兒,怎地老人家偏心,偏偏只寵這二房的六姑娘。
厲氏暗暗咬牙,朝那邊的六姑娘看去。
這孩子……多日不見,怎地胖成這個樣子了?
也不怪她奇怪,京門一直一瘦為美,一段時間裡還流行過那種弱不禁風的病態之美。就看宋琴聲,如今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厲氏攜著自己一點不為人道的壞心眼,這六姑娘圓潤成這般,實實在在不管是從身形體貌還是從詩書才藝上,都比不上自家五姑娘分毫。
“爹爹,孃親!”宋琰聲下了轎子,一抬眼看見宋樾和沈氏,眼睛一亮,脫口呼喚一聲,人像個小白團子一樣撲了過去。多日未見,沈氏想女兒想得要命,當即一把摟進了懷中,這懸了多日的心才踏實了。
一行人擁簇著他們往裡走。厲氏看到這裡,心裡越發不是個滋味。為了迎接老太太回府,她特意將三個孩子的衣裳都換成了最新最精緻的。往前老夫人是很寵著她們三房的幾個哥兒姐兒的,可二哥兒和四哥兒站在這裡這麼久了,老夫人的視線還在六丫頭身上,就是連老爺都沒看個幾眼。她咬咬牙又拉著宋琴聲湊到前頭去,宋琴聲在旁邊打量完宋琰聲,露出個吃驚的表情來:
“這江南還真是養人,把六妹妹養得這般白白胖胖的。這麼一看,卻也不知為何這個子倒是沒怎麼見長。”
厲氏短促地笑了一聲,“琴聲莫要胡說,你六妹妹分明這般嬌小可人,我看著可比你要可愛多了。”
宋琰聲心知她們底細,知道她們幾斤幾兩,也懶得多費唇舌,眼尾微微一彎回道,“此番南下阿好帶了不少特產,五姐姐莫急,確實有不少好吃的是帶給你嚐嚐的,說不準五姐姐吃了就停不下來了。”
宋琴聲臉上一僵,彷彿一拳陷在了棉花裡,她嘴角繃了繃,拉著她的手還只能客氣一番回道,“那就謝謝六妹妹了。”
老夫人一邊走著,一圈人望過去,倒是沒瞧見三哥兒,便看向宋樾奇怪道,“衡哥兒怎地沒見?”
宋琰聲留意到沈氏握著她的手一頓,不由抬眼看了過去。
宋樾回道:“母親莫怪,平寧侯府的芳哥兒這陣子身上不大好,衡哥兒去瞧他了。”
老夫人一聽擺擺手,“無妨無妨。沒看見三哥兒我還以為是他病了。”一邊又看向沈氏問:“芳哥兒可要緊?”
“這孩子一向禁不住風,這次病得突然,聽我那嫂子說,昨日才稍稍好了一些。”
“那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