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的時候,李就坐著代步車在村子裡轉悠,和鄉親們談話聊天。他發現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春風裡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過去的石頭屋、木頭屋沒有了,全村蓋起了樓房、瓦房。其次是村裡的道路整齊了,通暢了,全村統一鋪成了水泥路,再看不見泥濘彎曲的羊腸小道。再就是鄉親們的視野開闊了,談話中經常談到縣城、省城、北京、上海和南方開放城市深圳、珠海的事,不再只談種田、打獵和採藥材、採蘑菇的話題。還有就是各家各戶的交通工具、運輸工具現代化了,腳踏車、摩托車、機動三輪車、四輪車,家家都有,上哪裡去不再單靠兩條腿量路,搬運東西不再依靠肩挑驢馱。只有一件事沒有變化,那就是春風裡的孩子上學還是翻山涉水到別的地方去。
李回到家裡和桃談起這件事,很為這些孩子擔心,痛心;因為他回想起小時候和桃、杏一起爬山涉水到外地讀書的艱難,認為現在的孩子不應該再遭受他們那種磨難。桃說,她跟青峰鄉的宋鄉長談過這件事,請求鄉里在春風裡建一所小學校;可是,宋鄉長說春風裡村子太小,只有一百多個孩子,建一所小學校,資源太浪費,始終不肯建。
李問:“現在村裡到底有多少學齡兒童?”桃說:“我統計過,男孩女孩,一共一百四十六個。”李說:“那也不算少了,分成六個年級,每個年級也有二十多人,可以開班了。再說還有周圍村莊的學齡兒童。”桃想了想說:“我估計還是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現在學校不準建木頭房、石頭房,全部要瓦房、樓房,建一所小學校要大幾十萬。”
李想了想說:“我想捐款在村子裡建一所小學校,讓孩子們不再爬山涉水到外地讀書;另外,春風裡到東崗、南嶺都有公路,這兩個村的孩子也可以來咱們村讀書,生源就更多了。你看怎麼樣?”
桃說:“好事啊!鄉親們早就盼望村裡辦一所小學了。可是錢從哪裡來?”
李說:“我這裡還有四十來萬,看看公司賬上還能拿出多少,咱們湊成一百萬,把學校建成樓房,這樣,學生活動的場地就大了。”
桃說:“你快打電話給杏,問問公司賬上能拿出多少。這些年,我也攢了二十來萬,都拿出來建學校。”
於是李打電話給杏:
“杏,您好!最近忙嗎?辛苦了!公司的情況怎麼樣?”
“好得很!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電腦大普及,電腦的銷售量大增,因此公司的效益有很大提高。你最近身體好嗎?要注意多休息,行路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能摔跤。你有事嗎?”
“我很好,吃飯、睡覺、工作都很正常,精神也很好。張總請他們的技師給我訂製了一輛山地代步車,天氣晴好,我就坐上代步車到旅遊公司上班,很舒適,也很輕便。另外,有件大事和你商量。我看我們村的孩子還像我們小時候一樣,爬山涉水到外村讀書,很辛苦,也很不安全。我想在村子上建一所小學校,全部樓房,大約需要一百萬。我和桃湊了六十萬。你看公司賬上還能拿出多少?”
“不要動公司的錢了,這四十萬,我拿。春風裡不單是你們的家鄉,也是我的家鄉,我們家的孩子也是要到學校讀書的。”
“有困難嗎?要是困難,少捐些也行。”
“沒困難。最近我和丁凱通電話,我們興凱電子公司的效益也很好。”
“如果沒困難,就這麼定了。我和桃立即和村委會聯絡,叫他們劃定建校基地,和鄉教委聯絡,叫他們負責派教師。等明年學校建成,請你來一起參加春風裡小學的開學典禮。”
“好,我一定參加。你可要及早通知我,我好早做安排。”
“學校建好,我一定及早通知你。”
春風裡村委會、青峰鄉黨委、梁山縣教育局,得知桃李杏捐款一百萬建校辦學的訊息十分歡迎和支援。宋鄉長指示春風裡村委會立即勘察地形,劃定建校基地,教育局保證師資配給,並負責校舍圖紙設計。桃李杏資金到位,立即破土動工。
一年後,春風裡小學校順利建成。學校建在東山腳下一塊開闊平展的緩坡地上。上面是崇山峻嶺,蒼松翠柏,山坡上是大片的果樹和茶園,小溪潺潺從中流過;盤山公路從學校後面透過。
校舍是一座兩單元的三層小洋樓。中間是寬大的樓梯,兩旁各九間,三口教室。一樓是一至六年級的學生教室;二樓,一邊是圖書室、閱覽室、音樂室;另一邊是教師辦公室、教導處和資料室;三樓是學生會堂、階梯教室、乒乓球室和舞蹈練功房。
校園內,青磚鋪地,路面平整,花園曲折,鮮花燦爛;國旗座上,一面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學校大門前,是操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周圍是跑道。大門兩旁,左邊掛著“梁山縣青峰鄉春風裡小學”的校牌,右邊掛著“春風裡桃李杏希望小學”的校牌。這右邊的校牌是春風裡村民送的,他們說:“桃李杏是春風裡人民的驕傲,也是下一代少年兒童學習的榜樣,小學校是三人捐款興建的,寄託著他們的希望,就應該叫桃李杏希望小學。”
小學九月一日開學,八月三十日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桃李杏聯袂盛裝出席。梁山縣教育局周局長、青峰鄉宋鄉長和春風裡村及附近的東崗、南嶺兩村民五百多人參加了開學典禮。三個村莊的二百五十名學齡兒童,穿著節日盛裝,佩戴著鮮豔的紅領巾,排列著整齊的方隊,一起舉手向國旗敬禮。
大會開始,大家首先熱烈歡迎捐款建校的桃李杏給學生講話。桃和杏一起推著李的輪椅走上講臺,他們分別講了小時候一起爬山涉水到外地讀書的艱辛和長大後艱苦創業的歷程,希望春風裡小學的學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報效祖國和家鄉人民。周局長、宋鄉長和春風裡的村主任也分別講了話,感謝桃李杏對家鄉的奉獻和熱愛,號召全體少年兒童學習他們的榜樣,做改革開放、建設新梁山的接班人。
又是一年過去了。李桃以優異成績大學畢業,桃和李一起把他送到深圳李氏電腦公司接替杏擔任總經理,丁凱也帶著丁杏來接杏回三亞;張倩帶著健健祝賀杏圓滿完成李的重託,祝賀李桃接任李氏電腦公司新一任總經理。幾位老朋友歷經艱辛曲折又在深圳這個新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相聚了,大家互相握手擁抱,說不盡的悲歡情懷,不由得熱淚盈眶,感慨萬千。
李看了看三家兩代八口人,對張倩說:“張總,今天我們三家人都來了,難得如此整齊。一起到海邊合個影吧,留作紀念。”張倩說:“好啊,我正有此意。記住,叫張姐,不許叫張總。”“是,張姐,我記住了。”
於是,三輛轎車一起向海邊駛去,留下了三家人南海大合照:桃、李、杏、張倩、丁凱,還有新生代李桃、丁杏和張健。
這真是:
桃李春風景色新,天南地北一家親。互幫互助真情意,同祖同源華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