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時候,劉鳳娥要去背柴火,李文兵沒讓。
到稻場扯了一擔子牛草和燒鍋的柴火,挑著回到了家裡。
回到家,劉鳳娥和李文清一個餵豬一個做飯,忙活去了。
李文兵和李文好提著籃子裡的龍蝦籠子,下龍蝦去了。
下籠子其實很簡單,田邊有很多小的引水溝,把龍蝦籠子兩頭一扯,下到溝裡,把兩頭的木樁插緊就可以了。
除了溝裡,稻天裡也可以下。
不過要注意不要把別人的稻秧踩壞了,不然別人肯定會找上門來的。
四十個籠子不難下,東一個西一個,一會就下完了。
“文兵,這樣能行麼?”李文好有些懷疑的說道。
“放心吧,一個籠子收個半斤龍蝦,完全沒問題。”李文兵自信的說道。
要不是錢不夠,他都想把那二十個長籠子買下來。
那玩意往河裡一放,一晚上弄個幾斤龍蝦,一點問題都沒有。
回去的時候,遇到一些村上的熟人,他們問李文兵兩人在幹嘛。
李文兵隨便找個理由應付了過去。
走到一個路口,李文好說道:“文兵,我先回去了。”
“行,明天早上四點,我們去收籠子,等把籠子收回來,把龍蝦倒出來,我們就走。”李文兵說道。
“我知道了。”
……
第二天天微微亮,李文好就開著拖拉機過來了。
李文兵洗漱了一下,兩人打著礦燈,去收龍蝦籠子了。
當第一個籠子被撈上來,李文好眼睛瞪的老大:“這也太多了吧?”
李文兵也有些驚訝,籠子裡面三分之一都是龍蝦,好傢伙,差不多有兩斤。
不過想想現在還沒人開始抓龍蝦,加上龍蝦繁殖特別快,也很正常。
按照記憶,兩人把龍蝦籠子全部找到一個不少。
前世李文兵回家過年的時候,聽老媽嘮家常,還說過,村上很多人家下籠子,經常有人故意收別人的籠子,導致吵架的。
現在村上還沒人意識到龍蝦可以賣錢,加上只有他們下籠子,自然不存在‘收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