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晉川拿起合同仔細看了一遍,合同都是模板合同,這個合同還是之前寧晉川自己寫出來的模板,能考慮的儘量都考慮進去了。
寧晉川上一世怎麼說也是一個老闆,看過的合同不說多了上千份的還是有的,什麼地方是重點,他心裡也有一個數。@·無錯首發~~
這個訂單正常淨利潤有百分之十左右,如果精打細算,甚至更高。
這個淨利潤在後來普通的製造業是不敢想的,後來普通製造業正常利潤都只有幾個點,有的甚至只有兩三個點的淨利潤,一百萬只賺兩三萬,行情不好的時候,只要不虧本,老闆都願意做,因為要養員工,訂單就算老闆不賺錢,員工工資還是能有的。
而且,工廠沒有訂單,沒有加班,員工工資上不來,很多熟手走了,以後接到單子就趕不出貨,必須想辦法留住一部分老員工。
就算訂單隻塊錢利潤,相比現在一個月四十多塊錢的工資,就是一個員工九十多年的收入,這點利潤大概相當於後來四百多萬的利潤。
若是按照比例算萬的訂單,跟後來幾千萬的訂單差不多。
現在的國營廠規模都不算小,但也都比較有限,很少有工廠能達到富士康那種龐然大物的規模,基本都是幾百到幾千人。
寧晉川放下合同,心裡琢磨著接下來的發展。
向廠廠長張志文很針對寧晉川,但在寧晉川心裡,其實並不太在意。
當然,僅僅是不在意,寧晉川心裡依然是看不順眼張志文的。
畢竟是對手,張志文又咄咄逼人,寧晉川的“修養”還沒有達到唾面自乾的地步。
這就好似你開個大超市,不遠處也有個大超市,兩個超市之間經常搞活動搶生意,兩個老闆確實在乎輸贏,同時也認為這就是正常商業競爭手段,不太可能會去恨對方,有時候在某個酒會上見面甚至還會打招呼,相互敬酒,但在心裡,看對方多少有點不順眼。
“看看這個新聞。”洛韻秋拿著一份報紙走了過來,遞給寧晉川。
寧晉川隨手接過看了一眼,臉上露出笑容:“來了!”
這是一篇關於“民營企業”的新聞。
1984年11月9日,國家特批“光彩實業”註冊。
這是一家內地投資人和香江投資方合夥開設的,沒有國家和集體參與的第一家民營企業,編號001,這個企業也代表著一個全新的時代開啟。
口子,越來越大了。
洛韻秋知道寧晉川一直在等這天:“這上面也沒有說其他人可不可以註冊,而且這家光彩實業的營業執照還沒有下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下來。”
“問題不大,時間問題!”寧晉川很有信心:“只要開放註冊,我們立刻把所有工廠註冊,再安排人去上京,把品牌都註冊了。”
寧晉川對於品牌註冊執念很深,尤其在申城被陳志能搶先註冊了“皂潔”,這讓他心裡頗為遺憾。
就算有百般不甘心,時代就這樣,個體戶、私營企業不受重視,除了商人自己,還有一部分普通人、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一部分確實想讓國內發展出一條新經濟道路者,很少有人會站隊商人。
洛韻秋說道:“到時候恐怕又要花很多錢,我今年存了些錢,雖然不多,也有一萬多,你要的話,先給你拿去用,後續應該還有幾筆稿費。”
洛韻秋的出書了,賣得還不錯,稿費頗為可觀,在申城的時候幾乎所有開銷都是寧晉川在出,她的錢自然也就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