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1章 時代 (1 / 3)

張志文是一個看起看來斯斯文文文,戴著一副眼鏡,五十出頭的男人。

“你就是寧晉川?”張志文一臉的不屑,明顯是不怎麼看得上寧晉川:“弄了個破廠子,還真把自己當老闆了?”

曾有一個八九十年代商場叱吒風雲的任務,在八十年代初期,任一家農村集體工廠的廠長。

當時條件困難,不管集體企業還是個人工廠,很難弄到原材料。

這個廠長找對口的國營廠負責人送禮、賠笑、請吃飯,希望國營廠賣一點材料給他,哪怕是高價也成。

為了套近乎,他大意說了一句話:“國營廠是大哥,我們這些集體企業就是二弟。”

當時國營廠負責人只是不屑的說了一句:“你們頂多就算個私生子,上不了檯面。”

八十年代初期,集體企業的地位是要比個體戶高的,這跟這年代的思想觀念有關係。

跟姓“資”還是姓“社”的討論也有關係,姓“社”的話,個體戶和個體公司就應該禁止,就應該被抹殺,這是資本的尾巴。

集體企業、鄉鎮企業至少是集體的,不是私人的,符合姓“社”的基調。

1984年這樣的爭論和歧視已經比較少,但依然沒有徹底打破,只是在對個體戶的管制上放鬆了。

但是國營廠的人,對個體戶、集體企業非常不喜歡,畢竟這兩個群體,搶了他們飯碗。

消費者都買集體企業、私人工廠生產的產品,他們怎麼辦?以前所有市場都是他們的,現在卻要跟人搶,搶不過就只能苟延殘喘。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國營廠只是出了各種嚴重問題,還沒有死透,對於個體戶、集體廠,他們依然有著很強的話語權。

國營廠對私人工廠的敵視有點像野狼看幼虎,帶著幾分瞧不起,又能感覺到威脅,這些“幼虎”假以時日,就能要他們的命。

寧晉川很清楚現在國營廠這些管理層的傲慢,沒有因為張志文這一句話而生氣,臉上依然帶著笑容:“張廠長,我這次來,是誠心想跟您尋求合作共贏的方案的。”

“我這些日子不在市裡,雙方可能產生了不少的誤會。”

“其實,我們並沒有跟向前五金廠搶訂單的意思。”

這就是客套話,向前五金廠如果一直沒反應,寧晉川只會跟汪全要更多的訂單。

現在寧晉川只是不想給自己樹立一個強敵而已。

向前五金廠不計較,寧晉川找紅星二廠拿訂單,一年能掙個一二十萬;如果向前五金廠真狠了心要跟寧晉川搶紅星二廠的訂單,不惜虧本也要搶,寧晉川真未必能搶贏;要是退一步,一年能

(本章未完,請翻頁)

賺個五萬,為什麼不退一步?硬要跟向前五金廠磕個頭破血流才甘心?

寧晉川已經不會那樣年輕氣盛,做生意不就是為了賺錢嘛。

既然還有利潤,為什麼不合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