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晉川總感覺時間不夠用,他在市裡沒有任何關係,就要儘量多去認識一些人。
你跟對方認識不舊,沒有什麼感情,突然去拜訪都是冒昧。
送禮是要送,但那太刻意。
寧晉川一面儘量透過現有的人脈多去認識一些人,一面還要監督自己手下這些人的工作進度,他們做事不對,或者出問題了,立馬要去提醒,給他們收拾殘局。
有時候,寧晉川明知道是錯的,也得要讓他們去踩坑。
只有踩坑踩多了,他們才會長記性,你告訴他們不能這麼做,他們記住了,不這樣做,但他們體會不到這樣做的後果,只有錯過一次,親眼看到了後果,下次才會避免。
這就你告訴小孩,不要碰開水,碰到會燙傷,他們知道會燙傷,但不痛一次,他們就不長記性。
你告訴別人,不要去賭,很多人不在這上面狠狠栽一次跟頭,他不會甘心。
不同的人,就得用不同的培養方式。
培養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他們試錯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做錯一次事,就會有一些損耗,成本都是老闆在兜著。
如果他們是自己創業,這些成本就必須他們自己兜,兜不住就創業失敗。
農曆,四月十三。
林龍喜和盧富兩人帶了很多圖紙和配件過來。
裡面有很多新舊軸承、幾個舊液壓缸、幾個舊馬達,還有一些特製的彈簧等等。
雖然大部分都是舊的,寧晉川看後,也覺得一千塊錢值了,去外面液壓缸你肯定不可能買到,馬達也不好買,這種特製彈簧也弄不到,因為一般人做不出來,都要大型機械才能做。
張順成這次也變了不少,不再跟林龍喜較勁,林龍喜說什麼他就做什麼。
寧晉川看著那一堆圖紙,問道:“盧師傅,這些機械大概多久能做出來?”
盧富估摸了一下:“估計至少得一個星期,這裡面很多配件都要你們用手敲打出來。”
“我們聯絡了一個電焊師傅,下個星期他會把國營廠的焊機偷偷帶出來,把需要焊接的地方焊接好,我們這個星期有時間就來加加班,把準備工作做好。”
“還有就是,你們打出來的那些配件,可能強度不夠,做出來的工具,應該沒有國營廠的耐用。”
寧晉川也沒指望依靠錘子打出來的工具能比工業母機做出來的更耐用,而且有一些機械用的是合金,壓根不是鋼鐵。
寧晉川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弄合金,超出他的知識範圍了。
只要現在有工具可以用,那就先用著。
再等個一年左右,再要弄機械,應該就沒有這麼困難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但這一年必須要發展,這一套機械還是得用。
寧晉川說道:“只要能用個一兩年就行。”
“一兩年沒問題,我們工廠有些裝置都用幾十年了,也沒事。”盧富有意無意加了一句:“現在丟庫房,都沒有人管。”
寧晉川似笑非笑看了看盧富,遞給盧富一根菸,低聲說道:“盧師傅,你們廠不用的那些老舊裝置,你能不能給想想辦法?”
“當然,也不能是壞的,至少要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