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柴火的事,寧晉川準備一直交給洛繼遠在做。
前幾天洛繼遠忙著照顧醫院的洛奶奶,現在龐桃來了,他也能空出時間來忙這邊的事。
寧晉川沒打算直接給洛繼遠錢,就算以後是一家人,寧晉川也一直相信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寧晉川不介意天天給洛繼遠錢,養著洛家人對寧晉川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
洛繼遠的性子寧晉川很清楚,畢竟上一世兩人做了半輩子嶽婿,他不是那種願意接受女婿照顧的人,他覺得自己有手有腳,有力氣養活自己,讓一個女婿養自己,沒這道理。
養著他們家,還不如幫助洛繼遠做點小事業,他們活的更自在,花錢花得更安心,以後也不用事事看自己臉色。
這個世界上,很多人覺得自己給父母錢是天經地義,偶爾發發牢騷也沒有任何怪父母的意思。
可實際上,當父母老了,沒有養老金,沒有自己的存款,看病吃飯走人情都要開口跟兒子要錢的時候,很多老人是覺得自己沒有尊嚴的,尤其是那種七老八十,徹底沒有收入來源的老人。
他們寧願自己苦點累點也不願意跟兒子開口,他們覺得那是一種“討要”,兒女不經意的一句牢騷,也會讓他們蒼老的心自卑、自愧。
說白了,就一句話,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花自己的錢,腰桿子才硬。
寧晉川希望自己能幫家人把腰桿子硬起來,而不是讓他們依靠自己。
所以,寧晉川打算繼續讓洛繼遠幫自己收柴火、燒木炭。
只要自己這裡給他託底,他就能慢慢發展出自己的客戶,等他的客戶足夠多,就算寧晉川不再從他那買木炭,他手裡的客戶,也足夠他盈利了。
做生意就好像學騎腳踏車,學的時候經常會摔倒,有的人摔一跤,怕痛,不學了。
有人越挫越勇,狠狠摔上幾次,就快速上手了。
有人直接摔溝裡了,很長時間成了別人嘴裡的笑話。
有人有貴人相助,在後面幫他抓住腳踏車,就算他失敗,也不會摔跤。
或許這樣學起來會慢一些,明明學會了,也不太敢上路,但因為有後面那一直抓住腳踏車的手,他們不會經受太多磨難,只要有恆心,他們基本都能成功,即便偶爾摔倒,那隻手也會立刻扶起他。
等他徹底學會,可以自己騎了,或許他騎得不快,也不像那些摔打出來的人一樣會耍各種技巧,但只要他慢慢騎,就不會有問題。
學腳踏車摔倒了,不會有大問題,做生意摔倒了,可能好幾年都爬不起來。
寧晉川就是要做那一隻手,他要幫洛繼遠、寧如雲、寧紅光他們抓住腳踏車,不讓他們在學的時候摔倒。
等他們學會了,走穩了,寧晉川就放他們自己去闖。
萬事開頭難,做生意也是一樣,當你成功創辦一個價值一千萬的公司,就算以後破產,你的生活也會超過絕大部分普通人。
給張建文和吳晟家送柴火很快。
下午兩三點沒有什麼人來吃飯,飯店的服務員一起幫忙,裝車的裝車,拉車的拉車,推車的推車,一個小時就給送了過去。
每家拉了一千多斤柴火,還有兩百斤木炭,基本夠過冬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