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一月二十一。
申城位於亞熱帶線上,並不是年年有雪。
然而,今年卻下起了雨夾雪,地面溼滑,一些沒有鋪水泥或石板的地面人來人往,泥濘滿地。
寧晉川裹著大衣,走在大街上,來往的人並不算多,現在願意出來的,大多是掙扎著掏生活的。
偶爾有叫賣聲傳來,小商販已經越來越多,大家已經光明正大,不需要躲躲藏藏。
自有商業已經邁過了萌芽階段,開始抽出新葉,這個寒冬,是自由商業的第一個春天。
寧晉川在常吃的面鋪要了一個碗麵條。
老闆是一個老人,已經六十多歲,但人很精神。
因為沒有店鋪,就在路邊擺攤,天氣暖和的時候只要兩個煤球灶、兩個鍋和一個放醬料的臺子就行。
在一旁擺兩張桌子,來吃麵的人大多是拼桌,桌子不夠是,端著碗在路邊吃,或讓老闆拿一凳子,把面放凳子上,自己隨便找一個石頭坐著吃。
“小夥子,來啦,坐!”老人已經認識寧晉川,他知道寧晉川是外地來做生意的。
寧晉川拿了把椅子在老人煤球灶旁坐下:“這天冷啊!”
老人笑呵呵說道:“是啊!冷!好幾年都沒這麼冷了。”
老人說的是申城土話,寧晉川現在能聽懂,但不會說,還是得說普通話。
正說話間,兩個小混混走了過來:“老頭,生意不錯啊!天這麼冷,還有這麼多人吃麵。”
老人趕忙掏出五毛錢,遞給兩個小混混。
寧晉川只是默默看著,沒有吭聲,這種情況他見多了。
寧晉川可以幫老人趕走這些人一次、兩次,護不了老人一輩子。
只要這世道如此,老人還要依靠這攤子討生活,幫他出頭一兩次,只是害他罷了。
這些小混混捱了寧晉川兩次打,下次肯定會想辦法讓老人損失更慘重。
沒有幾個小混混會因為捱了一次打就會害怕的,他們捱打了,只會想著下次怎麼找回場子。
小混混接過錢,隨手塞進兜裡:“天這麼冷,我們還要保你周全,不得加點?漲價了,一塊!”
老人臉上抽動兩下,又拿出五毛,遞給小混混。
兩個小混混這才滿意的說道:“行!走了。”
這些小混混,一週收一次保護費。
當然,這個保護費只能保證他們不來欺負你,不負責其他。
“這些人要的越來越多,我一天都賺不了兩塊錢。”老人唉聲嘆氣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