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光老道捋須笑道。
“沒想到一覺醒來,千年後能見到夜之王插手陽間事,夜之王之名要在這個時代重新響徹了啊。”
他邊說邊笑,拂塵一甩,大有拍案斷定的意思。
秦夜翻了翻白眼。
他並未因為李含光老道年紀大而尊敬,笑罵道。
“李老頭你就別調侃我了,還夜之王上了,捧殺我是吧,”
“老道我這可不是捧殺,你但凡插手,無你擺不平之事,老道我頂多是實話實說,算不得捧殺。”
提及到秦夜出手。
其蒼老容顏浮現感慨,追憶悠悠道。
“上一次見你出手,那也是老道我第一遇見你,當時我茅山派沒落,不復輝煌,是你出手,助我茅山派重回輝煌,更與龍虎山、閤皂山並稱道教三大符籙派。”
“沒有你,茅山派或許早在北宋年間就在消亡。”
世間僅記載茅山派於北宋中期沒落,直至北宋中後期才重新崛起,並與龍虎山、閤皂山派並稱‘三山符籙’。
世人只知歸功於茅山派第二十三代宗師。
他被真宗祈神賜子,後來生了仁宗,被封為“國師”,這才有了茅山派的重新崛起。
而第二十三代宗師乃至往後的歷代宗師掌門,深受李含光影響。
似乎是李含光影響了茅山派,導致茅山派未能沒落。
但李含光老道卻深知。
茅山派能在北宋中後期重拾輝煌,揚名流傳,並非因為他。
那是秦夜出手了。
真正讓第二十三代宗師深受影響的是秦夜。
這一點。
李含光自知。
儘管世人眼裡不知真相,但他卻親眼所見。
並且李含光也自知。
若有心深究茅山古史,亦有跡可循,第二十三代宗師的崛起,能真宗祈神賜子,非天佑茅山派不亡,背後就像有一雙大手在推動。
畢竟當時的茅山派都沒落,又怎會被當時的皇帝所看重,更不可能會第二十三代宗師為真宗祈神賜子。
要知當時如日中天的道教大派,並非茅山派,皇帝為何寧選茅山派祈神賜子,不選其他道教大派等等的蛛絲馬跡殘留於歷史。
正因秦夜的出手。
茅山派才有了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