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潼正在城東樂遊原別業翻閱處理故衣社送來的事務雜錄,田少安匆匆入見,神態間不乏喜色,入室便疾聲道:“啟稟大王,途害史縣尉的賊人已經擒獲!”
“這麼快?”
李潼聞言後也有一些驚奇,放下筆來又問道:“是長安縣抓捕到了,還是我故義徒眾?”
“都、都不是,是府中仗身將之擒獲。”
田少安神情有些古怪道。
李潼聽到這話,臉色則變了一變,繼而冷聲道:“何方賊徒,如此大膽,竟敢直接招惹王邸?”
他府中三王仗身合共兩百餘數,出行拱從,在家值宿,自然也不會到別處去,既然是由仗身抓捕,賊人自然只在近側。
“那賊徒實在、實在是有些蹊蹺,唉,大王還是自往檢視能見清楚。眼下賊徒正被拘在王邸,廣漢大王著我來告。”
田少安又回答道。
李潼聽到這話,也有幾分好奇,吩咐楊思勖妥善收起相關籍簿,然後便出門上馬,返回崇仁坊王邸。
回到家,李潼抬眼便見長兄李光順正站在前庭,神態之間有些焦慮。
李光順見李潼回府便匆匆上前,口中則嘆聲道:“三郎回來就好,這件事我真是不知該要怎麼處理。”
“與賊徒有關?莫非此事還與阿兄有涉?”
李潼見長兄如此神情,便發問道。
李光順點了點頭,並無奈道:“真是讓人想不到,那賊徒、那賊徒其實是一個官人。時下已經到了七月,封國官佐使人來問今年秋食如何交割,我自在府中接待其人,本來還覺得其人談吐不俗、英武可觀,不意史縣尉過堂,突然指認其人為賊……”
諸王封食一般是隨秋貢入京,有的時候由地方官員負責徵收解運,有的時候則由王府派遣國官入封徵取。此前幾年,三王都在服禮,府員數量也大大縮減,所以封國諸事都是委託地方官員代為管理。
如今三王既然已經除服,情況自然也要有變化。李守禮封國近在關中地表,李潼的封國則在河東蒲州,所以此前地方已經派遣官員前來徵詢過。而長兄李光順則在秦嶺之南的蜀中廣漢,所以到來要晚一些。
聽到李光順的講述,李潼不免更加好奇,難怪田少安說這件事太蹊蹺,李光順又是這樣一副愁困樣子。賊徒是官人就罷了,居然還是遠在四川的地方官,這是趁著入京公幹之際撈一把外快?
對於我大周官員們路子之野,李潼不免又重新整理了認知,不過他還是忍不住問道:“已經確認?是不是誤會?”
“應該不是,史縣尉正在舍中與賊徒對質,其人雖不坦言,但也沒有否認。”
“得了,先看一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