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冠冕堂皇與堂而皇之的區別> 0245 曲江櫻桃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245 曲江櫻桃園 (1 / 2)

雖然楊氏兄妹言之懇切,但李潼還是沒有收下楊麗所進獻的產業,原因也很簡單,他並不需要這種方式的投獻。

如果只是家財,他並不缺,別的不說,單單八百戶實封的封國所出,便足夠維持他日常用度。賓客盈門兼有禮貨出入,如果沒有什麼囤聚的奇趣,他一家人生活足夠維持在世道絕大多數人之上。

世道慣於趨勢,才流以文篇干謁,商賈以利貨求寵,這是從古至今都不能杜絕的一種風尚。無論這個楊麗心跡究竟如何,但商人本性便是尚利。

李潼也不強求所有人都跟他一起吃糠咽菜的搞革命,他心裡是想跟這個蜀商楊家締造一個長久的合作關係,所以從一開始便要劃定一個底線,彼此之間不作那種權錢輸送的私利關係。

畢竟他就算是求財,也不是為的自身奢靡享受,說的自私一點,希望改朝換代能夠插隊搶先,說的偉大一點,那就是希望能借自己所掌握的人物資源,透過故衣社這一組織,給這個世道寒苦民眾一點慰藉。

而且就算他將這些產業收入王府之中,很快也就會被納入監控之內,呼叫不再從容。

他的王府中始終有耳目存在,這一點李潼很清楚,也沒想將這些耳目甄別剔除,這些眼線雖然監視著他日常行為,但對他也是一種保護,動靜不逾規矩,秘密放在府外。只要積極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使自身禍福與大勢相關,尋常即便有什麼小錯被監視到,也不足動搖他的安危。

楊顯宗是要更加清楚大王麾下人事構架,見堂妹還要強獻,索性主動接過那錦盒,並說道:“大王仁正,不納門私之惠,卑職無擾大王,必妥善安排。”

他本來就是故衣社萬年分社的直案之一,將這些產業交付分社,自然有專人負責統籌。此舉除了尚義之外,其實也不乏私計。

楊顯宗是很清楚如今故衣社人勢壯大,河洛、河東、秦雍三大行社,下方又設有長安、萬年、洛陽、合宮等等八個分社,所覆蓋人眾十餘萬,兩京之間三教九流都有影響。

眼下他家將西京產業捐出,看似是慷慨舍財,但從長遠來看,也讓他家與故衣社這龐然大物聯絡起來,彼此互通有無,各自得益。

產業的交割,李潼不在府中進行,但楊家捐輸重業助益故衣社,他還是要有所表示。想了想還是舉手吩咐家人取來武攸宜讓人送來的曲江園業的園契,並贈給楊氏兄妹。

“案外餘事,不足細表。二郎勤懇尚義,我是深有所感,聊作饋贈,助你家人安在客居。”

曲江池附近的產業備受矚目,是不適合交給故衣社經營的。王府裡凡有什麼經營的人才,也都被李潼陸續外派。

特別這份園業奪自竇家,李潼懷疑武攸宜是故意挑撥才這麼豪爽贈送,他雖然不怎麼在意竇家,但這園業留在手裡的話,經營的壞那是浪費,經營得好又會讓竇家長久懷怨積忿,不如轉手送出。

而且李潼也想借此考驗一下這個楊麗的商能,如果一座曲江園業都經營不好,就算未來還要與楊家合作,乾脆讓他家再派別的人員過來負責接洽。

楊麗是不知太多隱情,見產業沒有送出,卻又獲贈豪業,心裡難免忐忑,偏偏堂兄也在勸她接受,只能硬著頭皮接了下來。

一方面自然是對大王更加欽慕,另一方面也是隱有竊喜,她並不將大王贈送的園業目作私產,只當代替王府進行經營打理,有了這一層關係照拂,這對她家在西京的活動有很大的助益,起碼不用擔心像此前那樣被鄉仇借官勢打壓。

中堂還有賓客滿席,李潼也不與楊氏兄妹言談太久,初步接觸之後便示意府員將這二人引出府。

楊家兄妹由來時路途行出王府,光景又有不同,當他們現身側門外時,自有許多人迎上來,或是言無實際,只作虛禮寒暄,那名看守香車的譙國公家僕更是上前遞上一份門帖,言道郎主愛極所贈禮貨,邀請來日過府禮謝。

“人情翻轉,真是頃刻有變。往常我苦求不得,如今不需要了,人情籠絡卻有紛至沓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