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冠冕堂皇與堂而皇之的區別> 0177 大王才思敏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177 大王才思敏捷 (1 / 2)

沈君諒這個提議,其實是有些冒失。

一則撰寫墓誌銘這種小事,乃是麟臺下屬機構著作局的任務,甚至就連著作郎李嶠,如果不是看到劉知幾這一篇行狀寫得行雲流水、頗富文采,大概都不會動念出手,隨口安排局中屬官就做了。

少王身份尊貴,官居麟臺少監,倒不是不能出手,只是獨孤卿雲的分量還稍顯不足。

二則少王年紀擺在這裡,雖然早有《永珍》曲式在前,受到神皇激賞並百官稱讚,但仍然不乏人對此部辭是否少王所寫仍然抱有懷疑。儘管少王之後也陸續有作品流傳出來,但都不是什麼大雅典式,新意趣致是有,但也稱不上驚豔。

墓誌銘可是真正的蓋棺定論文章事,是真正的應用文體,其莊重正式與書寫難度之高,遠遠不是幾十字的曲辭能比。沒有多年的書事磨練,是很難養出高明的筆下功底。

饒是一直對少王頗為力挺的李嶠,在聽到沈君諒這話之後,也是突然愣了一愣,有些擔憂的望向少王。

沈君諒有此提議,心裡也是做了一番權衡。他也並不是刻意刁難少王,只是想親眼看一看少王究竟才力幾許。

凡事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入直待詔可不僅僅只是在禁中執勤那麼簡單,君上一念,頓筆成文,示以百僚,頒行天下,誠然榮耀無比,但如果有什麼筆法缺點,也會被無限放大。

如果少王連一份墓誌銘都寫不好,那乾脆就老老實實在麟臺待著,混個資歷。像是如今的文昌右相武承嗣,早年也在麟臺就任,雖無隻字流傳,但也履歷清任,有了資望才循次拜相。

不過,如果少王若真能表現出非凡的筆力才器,沈君諒也想力挺少王入直,將少王捧作他們麟臺後起之秀,這對麟臺、對他自身都是有極大裨益的。

當然這一切都要取決於少王是否確有才幹。

至於其他麟臺官佐們,想得或許不如沈君諒這樣深刻,但對少王究竟有幾分深淺,抱著看熱鬧的心情湊了上來。

眼見堂中氣氛如此,李潼心知這事是不好推了,如果推辭,日後在麟臺乃至於整個神都士林,怕是都不好混日子。

就算現在他奶奶對他多有抬舉,肯給他機會,但究竟能不能抓住機會站穩腳跟,終究還是要看他自己的本領高低。

如果他露了怯,被人看出原來也只是武家子那種全憑神皇恩寵混日子的草包,日後還有什麼高位在享,也只會淪為他奶奶手中棋子,再想有什麼自己的抱負可就難了。

“小王雖是拙筆淺薄,但既然大監有命,不敢有辭。”

李潼轉身對沈君諒微微抬臂拱手,我想幹事業可不是隻憑一張嘴在吹牛,你吩咐我做什麼我就做,所以你就自己掂量著辦。

聽到少王答應下來,直堂中氣氛頓時熱鬧起來,且不說少王筆力工整與否,這一份膽量便已經讓人對他頗有改觀。

沈君諒抬手吩咐道:“速給大王準備書舍……”

“這也不必,小王新執書判,也多忐忑,還希望在堂事長諸位能即時斧正,如果確是拙筆難為,也就不要再徒廢書墨物料,惹笑方家。”

李潼微笑著打斷沈君諒的話,語氣已有幾分綿裡藏針,言外之意,如果我能寫好這一篇文章,你們在場有一個算一個,以後誰再瞎嗶嗶,那就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在場眾人如沈君諒、王紹宗等人聞言後,神態已經有幾分不自然,但卻已經有好事者取來筆墨文具陳設在文案上,恭待少王。

李潼也不再拖延,舉步行至書案前坐定,先作閉目沉吟,其他人見狀也都紛紛斂息凝神,不敢打擾少王文思。

“大王,磨已調好。”

聽到書吏輕聲,李潼睜開了眼,又抓起劉知幾所書那一份行狀快速瀏覽一遍,然後便提起筆來,落筆緩書:公諱卿雲,其先本姓李,隴西成紀人也……

開篇平平無奇,不過是簡述身世而已。直堂眾官雖然心中好奇,但也都避立屏外,擔心打擾少王,但是旁側侍筆書吏見到少王筆勢,口中已是驚咦一聲。

李潼聽到書吏驚聲,便抬頭向他笑了一笑,暗道麟臺果然底蘊深厚,就連一個尋常吏員都能看出他筆法異於前人。吏員見少王向他望來,忙不迭捂上嘴巴,又有些慌亂的叉手躬身致歉。

見到這一幕,屏外眾人不免更加好奇,沈君諒邁步向前,立在案側垂眼望去,視線一觸便似乎黏在紙上,觀摩了好一會兒,才抬手對王紹宗招了一招。

王紹宗見狀便也走過去,這一看便驚容更盛,口中喃喃:“大王筆法工正神氣,筋肉豐腴,滿溢舊轍,將成體例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