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的青海大捷已經讓大唐民心振奮,還沒有完全的恢復平靜,隨之而來的世博盛會又激發坊間熱情。
不獨長安城的民眾們積極籌備盛會相關事宜,周遭州縣民戶也都趁著深秋農閒湧入長安,應募做工的同時增長見識。
雖然也有老派守舊之人覺得世博會滋長拜物之風、物慾橫流,大大有害於民風教化。但人生在世,勞碌竟年,為的也無非是更好的物質生活。
隨著大唐國力的提升,世博會的發展勢頭迅猛,規模逐年有增。從最開始的區區一兩個會場、一兩千樣商品的展覽,到如今已經擴大數倍,影響力更是逐年增強。
今年的世博會剛剛進入籌備階段,所顯露出的勢頭已經遠遠超過了去年。
主持展會籌辦的社監署在九月份公佈的資料中,今年預定展位的商賈已經達到了七千多戶,大大超過了去年的四千多戶。這些商賈籍貫也是遍及天下各方,所要展覽的貨品更是多達數萬專案,真正達到了普世萬物匯聚博覽的程度。
因為有著過去數年的經驗積累,今年的世博會雖然規模更大,相關事務的籌備繁而不亂、有條不紊。社監署根據地域與商品門類,劃分出大大小小三十餘個展園,位置分佈在長安城內外各個地區。
這些展園有的由官府進行佈置,有的則分給各個行社自行籌辦,各項工事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長安城好事民眾們也在密切關注著諸展園籌辦程序,並按照各自的規模與格調擬定了一個排行。
在這些展園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安仁坊薦福寺的蕃品展園。這裡的“蕃”並不是泛稱西域諸胡的西蕃,而是吐蕃的蕃。
大唐剛剛在青海與吐蕃幹了一仗,一雪大半甲子以來的國恥,民心振奮、吐氣揚眉之餘,對於吐蕃這個高原悍敵也充滿了好奇,想要見識一下彼方人物風采,更加清晰的瞭解此前是將什麼樣的敵人踩在大唐鐵蹄之下。
除此之外,據說此前隆慶坊三原李學士家豪擲兩千萬緡所蒐購的珍貨也將在此造塔展覽,也讓時流對此充滿了好奇心,盼望著能夠親眼一睹。
各種緊切時事熱點的噱頭,讓薦福寺的蕃品展園從籌備伊始、關注度就遠遠甩開了其他的展園,可謂是一騎絕塵。
據說在向社監署的報價中,單單一個展位的價格便超過了數萬緡,畢竟越受關注,所展示的商品便能被更多人見到,也能賣出更高的價格。講到蹭熱度,古今智慧也都大體相同。
只不過薦福寺眼下還在封閉中,據說是要建造一座對標大慈恩寺大雁塔的高塔,大雁塔只有七層,而這座新塔則規劃九層,建成之後便會成為長安城中第一高塔。
由於高塔還在建造中,拖慢了薦福寺展園的籌備程序,要到十月中旬世博會後半段才會對外開放。若非如此,只怕那展位要被炒高到上十萬緡之巨。
當然,就算是眼下這個價格也已經非常驚人了。須知長安地價雖然逐年攀升,但購置一個規模不小的宅業也不過只要幾千緡而已,而且位置還可以選在頂好的坊區中。
現在僅僅只是一個展位,了不起十幾丈方圓,而且還是有時效的,便叫價數萬緡,也已經超出了普通民眾們的想象,只覺得這些豪商們真是富得流油。
當然,薦福寺展會叫價高昂那是各種時事因素累加,有朝廷幾十萬大軍雄盛和價值兩千多萬緡的豪貨造勢。至於其他的展園展位租賃價格,還是沒有太過浮誇,上好的展園大多數都在幾十緡之間。
至於官府籌辦的一些大展園,更是免費開放,只不過展品的挑選要更加嚴格,只要被選入其中,便意味著有著足夠的品質保障。
時間進入到十月朔日,世博會正式開幕,由宰相格輔元率領相關諸司官員並諸商社代表,前往社廟祭拜管子等長於經濟的歷代先賢。
這樣的禮祭,往年是沒有的。不過隨著商貿的興盛,以及各種商稅的激增,如今已經成為朝廷重要的財政來源之一,當然也要在禮法傳統上營造一些儀式感。
除了儀式的創新之外,其實朝廷還有要藉著今年冬集銓選的時候進行一些人事制度上的創新改變,大體上就是將財政也從政治當中剝離出來,未來將會形成三省一臺的格局。
三省不再是以往的中書、門下與尚書都省,而是政、財、軍,臺則是御史臺,只是監察的範圍要更加擴大,職能也要進行強化。
民間對朝廷的人事改革關注不大,當世博會開幕之後,便紛紛湧入那些次第開放的展園中,去飽覽領略天地給予人間的各種饋贈、以及百工精技善造物力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