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冠冕堂皇與堂而皇之的區別> 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 (1 / 3)

雍王陡然間的問責,的確是出乎裴伷先的預料。他原本以為就算雍王對自己乏甚好感,但只憑他所瞭解的廬陵王北逃始末詳情、以及回到神都後的一些智計相助,多多少少對他應稍存撫慰,但卻沒想到見面伊始便給他扣上了一個足以令他死無葬身之地的罪名。

堂上的李潼在聽到裴伷先一番乞活言語之後,也是稍有錯愕,片刻後卻忍不住笑起來:“餘者不論,裴某於惜命一途,確是純人。今上不能守國,廬陵不能守節,以致內禍叢生,但宗家既然有我,便絕不容許世道強智兇橫之流把持宗家人命、邪逞私慾!

裴某智力不俗,又趁邪緣深涉事中,且不以忠直得稱,但我並不知你。今以死作嚇,裴某不以邪功爭命,唯循本性乞活。今日則天門前授首者幾千之眾,上至勳門巨擘,下至閭里亡命,因我一令,積骸逾丈。但好生之德,我亦有之。”

“以殺去殺、雖殺可也!殿下既持符命,合道定鼎,凡所言行,囊括宇宙。罪民生死,不出此間,所以不敢矯隱心跡,本性袒陳……”

裴伷先深拜在地,繼續沉聲說道。

短短一番交流,讓李潼對裴伷先這個人有了一個更加具體的瞭解。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他心裡對裴伷先真的稍存殺意,與前事糾紛無關,純粹是因為裴伷先這個人,讓他有種莫名的熟悉感,有心機、有手段、且底線不高。

裴炎作為宰相時,與皇太后合謀廢掉了廬陵王。但裴伷先卻能不受這一點前怨舊仇的困擾,成功接近廬陵王並參與密謀。普通人大概想都想不到,可裴伷先不只想到了,而且還做到了,足見其心機手段之不俗,這難免就讓李潼聯想到某個唯情活我的傢伙。

但裴伷先一番行為對他終究是頗有助益,而李潼也畢竟不是一個視人命如草芥的嗜殺之人,他對裴伷先雖有殺意,但並不堅決,一番強言威嚇,也是希望裴伷先的反應能夠堅定他的殺心。

不得不說,裴伷先的確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甚至可以說是智慧。在這樣一番威逼之下,李潼本以為他會強申功勞、據理力爭,只以人性最根本的求生欲乞活。

李潼殺楊嘉本、殺則天門前數千叛軍,乃至於之後還要在城中發動血腥清洗,是因為有著足夠的理由與動機,所以哪怕血流成河,也能問心無愧。

但要不要殺裴伷先,則就有種人性自我的拷問,人間萬種難題,唯是心關難過,特別眼下李潼於神都城中將要擁有近乎全無節制的權力。

沉默了好一會兒,李潼才又開口道:“廬陵一眾自山南以來謀計、行止,詳細道來。”

裴伷先聞言後不敢怠慢,將思緒稍作整理,便從他蓄意接近廬陵王一家開始講述起來。

李潼也是聽得頗為認真,雖然眼下城中任事當務之急仍是平滅綦連耀叛亂,但這一場叛亂本就是從廬陵王歸國一事引發出來,所以瞭解廬陵王歸國始末對於接下來的定亂與清洗都有極大的指導與借鑑價值。

當聽到廬陵王一行抵達汝州後,廬陵王分遣嫡長子李重潤前往關中,李潼的眉頭頓時一皺,抬手叫停並沉聲道:“重潤走入關中,可有端倪能供追查?”

裴伷先聞言後便搖搖頭:“罪民進諫此計,本意是抽身之想,憑此趨投殿下帳前……然當時廬陵大王追從者已經極多,唯揀親戚幾家拱從嫡息,餘者俱不知其行止。”

李潼聽到這話,不免又暗歎一聲,裴伷先獻計時當然不存什麼好主意,他三叔遣齣兒子的時候只怕也沒有詳細後計。可現在神都局面已經如此崩壞,還有接下來的河北事務,李潼短期內都很難返回關中,被送走的李重潤便成了一個不小的隱患。

他有些煩躁的揉了揉眉心,只覺得他奶奶真是生多了這倆貨,正經事情乏甚計謀,敗壞祖業個頂個的有想法。

八百里秦川,想要把幾個人搜查出來並不容易,而且李重潤身份特殊且敏感,並不好大張旗鼓的進行搜尋。李潼稍作沉吟後,一邊示意裴伷先繼續講述,一邊在紙上將此事記錄下來,準備讓留守關中的他長兄李光順提高警惕並主持對李重潤的搜查。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裴伷先總算講到了在洛南香山別業廬陵王與眾人分道揚鑣、之後便杳無音訊。接著裴伷先便在城中與田少安匯合,後續發生的事情,李潼也已經聽田少安講述過,便不再浪費時間,示意裴伷先可以停下來了。

裴伷先的一通陳述,讓李潼對於神都城的動亂有了一個更全面的瞭解,但同時也生出了極大的疑問,那就是廬陵王究竟去了哪裡?

毫無疑問,廬陵王此番歸國意在大位、而在正式發動之前又拋棄神都城中人事,應該是打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主意。

可現在城中已經大亂,就連皇帝都被北衙軍眾劫走,甚至連此前的同謀部伍都正式造反了,這隻小黃雀無論如何也該要動彈一下。然而直到現在,城中都全無廬陵王聲跡存在。

如此詭異的局面,饒是李潼窮極思索,都完全梳理不出一個脈絡出來。一個比較大的可能,就是他三叔應該也已經玩崩了。

李潼歸都不久,對於城中局面掌控仍然不夠全面、深入。既然沒有頭緒,索性不再耗費腦力的深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