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潼關西境的桃林驛,近日突然人馬匯聚,幾至萬眾。如此大規模的人馬匯聚,自然只能是陝西道大行臺的手筆。
暫被徵作軍用的桃林驛驛館前,潼關守將曹仁師早早的便等候在此,眼見長安內衛旗幟出現在西面道途中,便連忙率領一干將校策馬迎上。
距離儀仗隊伍還有裡許,曹仁師等人便下馬站立在道左,視線一番尋找,很快便在隊伍當中發現了雍王身影,趨行至前,叉手恭聲道:“末將等恭迎雍王殿下,館驛內外俱已鋪陳完畢,請殿下頓足洗塵!”
“辛苦曹將軍並諸將士。”
李潼勒馬而立,稍作頷首,又擺手示意後方內衛甲士牽來行伍中的閒駒,等到曹仁師等換乘坐騎,便示意繼續上路。
一邊策馬緩行,李潼一邊詢問道:“諸軍匯聚演武潼關,此境錢糧役力等諸儲備可還足使?”
“行臺錢糧厚給,向無拖延。月前受命以來,末將便督令潼關守備人馬勤力鋪陳,東西諸塬營壘加設,足供大軍於此留頓演武一月耗支。另有潼津縣令田歸農於境招撫關東亡人,聚民已達三千餘戶,當中丁壯亦隨教令而待揀用……”
曹仁師簡單的交代了一下潼關周邊的情況,語氣之間隱有興奮。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又說道:“軍事之重首在於勤,潼關雖天中門戶,無邊夷胡虜之侵擾,但既然甲兵常設於此,也不可士力久弛、武力荒廢。桃林驛勾連東西、地當要衝,正合演武宣威、震懾不法。於此張設營陣,演武競勇,自今以後,將成定式。”
曹仁師聞言後又是連連點頭,並身後潼關眾將士們俱是神情振奮。
雍王西進以來,多有健武行跡? 但各類軍事行動主要集中在隴右、河曲之間。潼關這裡雖然也武力常設,但在行臺的軍事規劃中卻始終不屬於重點,這難免讓潼關眾將士們心生愁困之感? 只覺得熱鬧都是別人的? 而他們則無人問津。
既已披甲投戎? 自然渴慕武功,眼見到諸邊捷報頻傳,殺賊獵奴不勝恣意? 而他們卻只當門下犬用? 多多少少是有些失落。
諸如曹仁師,雖然也當行臺十大督軍使之列。但他這督軍使卻少功勳傍身,跟諸邊其他地位相當的大將相比? 總是有些底氣不足。
往年代北道諸軍編入雍王麾下? 曹仁師與契苾明同投雍王? 如今契苾明已經是河曲獨當一面的行臺要員? 特別迎擊突厥可汗默啜一戰? 更讓其名動陝西。
而曹仁師久鎮潼關? 雖無臥雪飲冰之苦,但也乏於事跡表現,此前便幾請赴隴,就是不甘心一身勇力長久閒置。
行臺雖然一直沒有調動,但好在今年用事的重心不再只是一味的側重邊務? 而是開始向國內傾斜。特別月前行臺傳令? 將要在潼關集軍演武。姑且不論這一指令所釋放出來的政治訊號有多豐富? 對於潼關一干鎮守將士們而言? 絕對是一大喜訊。
儀駕進入桃林驛後,李潼先是沐浴更衣,然後才行出會見諸將。
行臺這一次於潼關演武? 參與的主要是諸州團練,預計規模是兩到三萬人之間,所覆及州縣主要是隴州以東、潼關以西的關內區域,時間將會持續到六月中旬。觀察成效之後,不排除延誤時間繼續延長直至入秋。
去年行臺內外軍事結構淺成,於京畿長安設有中外十二軍,諸邊十名督軍使各為鎮戍,這是行臺第一序列的戰卒。除此之外,諸州還有十名團練使,負責徵募健勇,為後備武裝。
去年年尾,吐蕃再次躁鬧於青海,使得原定京畿演武推遲。新年之後又有春耕並備邊諸事,所以行臺也乾脆就沒有再做演武計劃。
畢竟從前年長安定亂至今,行臺所隸一線甲卒便一直處於高強度的攻伐戰事中,衛戍長安已經成了久戍邊士們難得的休養時間,也就不必再作勞擾。
可是行臺想要休養甲士卒力,有人卻不樂意。神都朝廷風波再起,長安行臺無論如何都得拿出一個反應出來。
所以在經過短日商討後,行臺便決定舉行這一次演武,操練諸州新募團練。除了政治上的意圖之外,也在於行臺軍事改建較之舊法頗有差異。諸州團練雖然不屬於第一線的武裝,但是作為後備的力量,也必須要儘快接觸並適應這一新的變化。
所以這一次的演武也沒有準備什麼高強度的對陣攻防之類,主要是磨練行止、營宿、進退等等基礎的軍事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