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殺細封部的這一路聯軍返回鄯城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之後了。而回到鄯城之後,郭達便向雍王殿下叩告請罪。
“僕實在沒有掌軍之能,討伐區區一個細封部,便廢功頗多、折損人馬,還要依靠薛將軍等精軍補助,才能將細封部眾盡數堵截下來,實在難以誇威。”
郭達一臉的慚愧自責,對於自己初次領軍作戰的成果實在不滿意。
“人各有所專、各有所能,四郎也不必過分自責。”
不獨郭達,李潼對於這一次的作戰結果同樣不太滿意,倒不是說有沒有打出威風,無論威不威風,隴右這些胡部也都是個弟弟。
真正讓他不滿的,是郭達沒有按捺住戰意,親率三千軍眾在正面戰場吸引細封部的主力戰卒,也因此造成了幾百人的傷亡。
這一戰其實還是頗可誇勇的,細封部那麼大一個部落,不過只是支撐了一兩天的時間便全面崩潰。
整場戰爭耗時最多還是後續對細封部潰逃之眾的圍追堵截,薛訥所率領的軍隊以及諸縣捉守團練也都參與進來,但還是拖了足足十多天的時間,才將細封部給完全包抄堵截下來。
但這一場戰鬥,本質上就是以胡殺胡,消耗他們彼此的力量,李潼巴不得正面戰場上纏鬥個幾天幾夜。對他而言,此戰損失任何一個唐軍士卒都是不值得的。
郭達此行,沒有完全調動起諸胡聯軍的力量,讓他們只是跟在旁邊打順風仗。李潼對此還是有些不滿,也覺得郭達或是勇武,但謀略稍欠,不適合應對這樣複雜的局面。如果是郭元振前往,可能會把交戰雙方都給坑死。
原本他是打算讓郭達代表他負責這個行社武裝集團,現在看來,郭達並不是一個好的人選。
李潼不是沒想過等到郭元振從吐蕃返回後,將這一攤子事務交給郭元振。郭元振能力是沒得說,一旦將事情交給他,可能短時間內就能搞出極大的聲勢。
但這恰恰就是李潼猶豫不定的原因,有關這個傭兵行社,他自己也在摸索嘗試,並且做好了察覺勢頭不妙便即刻叫停的打算。郭元振能動性太高,滿腦子的騷操作,真要把事情交代給他,分分鐘都有可能搞到失控的程度。
想了想之後,李潼還是決定把田大生的兒子田少安召來隴上,代替他管理這個將要成立的行社。
田少安能力雖然不夠亮眼,但勝在忠心,而且早前在關中經營故衣社,三教九流都有接觸,閱歷要比郭達豐富一些。除此之外,再搭配一個在長安城市井間混得風生水起的馮五馮延嗣,再加上一些故衣社的骨幹力量,這攤子就可以支起來了。
至於眼下,李潼還是要親自主持圍攻細封部這一戰的戰果分配。
他再次在鄯城內城宴請了參與此事的一干胡酋們,跟上一次宴會相比,這一次的宴會氣氛無疑要歡快得多。眾胡酋們得勝歸來,都在期待著雍王分配利益。
李潼也沒有再刻意擺什麼敲打的姿態,手持著戰報便直接登堂坐定,吩咐僕從分發給在場眾胡酋們一份戰果簡報,內容並不複雜,只是粗略記載了一下此戰所收穫的人丁並財貨。
但就算是這樣,在場眾胡酋們望著那寫滿字的簡報,多數也都是瞪大茫然的雙眼,根本就不知所云。
這也難怪,眾胡酋們雖然接受大唐羈縻管制,但哪怕用唐人禮節應答對事都頗有勉強,更不要說識文斷字了。
大唐雖然向來都有質子入讀國子監或者入直宿衛的傳統,但也並不是所有胡部都有如此待遇,起碼也得是羈縻府都督那個級別。至於一些小部族,你安分點別鬧事,基本上也就不聞不問。
李潼見狀後,索性給在場每一個胡酋都配了一名州府吏員,為他們講解簡報內容。
此役收穫不小,細封部所有人口家當幾乎被包抄了,單單諸路人馬所匯總來的人口就有五萬多人,當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老弱婦孺,真正的丁壯甚至不足萬人,在各個戰場被幹掉的便有四五千人之多。再加上一些漏網之魚,已經可以說細封部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更驚人的收穫還是各種物資,牛羊牲畜數以十萬計,單單達到戰馬級別的馬匹便有將近五千匹、馱馬則近萬。草料、氈帳不可勝數,糧食則有二十多萬斛,重要的戰略物資如野馬胯皮五萬多張、大木料兩萬餘根。
所獲人口、牲畜並各類物資,如果用市價衡量的話,起碼是有五百餘萬緡。但事實上,很多物資都是無法用價值衡量的。總之這一次收穫之大,足以令見慣了市面的李潼為之咋舌不宜。
至於這些在場的胡酋們,在初步瞭解大概的數字之後,更是驚喜的合不攏嘴,已經忍不住在思忖自己此次能夠分到多少。
“依照前言所得,今次所獲應該是分賞給進獻方物諸眾。但之後又有結社的約定,再加上此次參事者眾多,特別若非諸縣捉守參事圍堵,收穫必然銳減。所以在資用分配方面,也要酌情贈給諸州縣捉守團練,以充軍資。諸位既然請我裁事,那我就作主,此戰所得三成撥給地方府庫,你們各位有沒有意見?”
關於如何分配,李潼早有定計,見眾人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後便直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