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志沒急著去幹活,而是想先去看一下各塊地的情況。
除了小白菜和菜心地,還有哪幾塊地來著?
菜場有約200畝,他的地太零散,又過了三十年,問了問人,才弄清了剩下幾塊地在哪。
一共五塊。
剛才那塊靠邊角的小白菜,三分多地。
還有三塊分散在菜場中央,加起來有一畝四五分地,菜也種的五花八門,菜心、上海青、苦瓜、菜豆、豇豆、絲瓜……
最後一塊也是最大的,差不多1畝,是二姐和二姐夫讓給他的。
這一塊地主要種的葉菜:菜心、小白菜、油麥菜。
看完後,陳家志就感覺頭大,茬口期太亂了,一眼新手。
十幾年後,他主種大棚葉菜,一年能保證350天以上有菜出,基本全年無休。
穩定有菜出,就穩定有收入,也能保證客戶群體穩定,碰到高價期也有菜。
現在這情況,主打隨緣。
而且,看了地裡的情況,他越發堅定了:這菜必須得提前收!
三月末四月初的花城氣溫已經不低,白天穩定有二十多度,又持續下雨,偶爾再突然來個大太陽~
露地葉菜沒幾個遭得住這麼折騰。
陳家志對種菜很自信,即使這種天氣在後世他一樣能保證出菜率。
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時沒有小拱棚,沒有合適農藥,前期土壤和肥也沒下功夫,面對這種情況,還真沒多好的辦法。
而且要考慮到後續幾個關鍵時間節點,如何才能讓利益最大化?
他想起了大兒子出生時那一茬豇豆,7月23日,颱風在這之前來的。
那茬豇豆怎麼來的呢?
因為五月暴雨漲潮導致絕收,然後重新播種,只是豇豆長得最好,剛好在臺風后出菜,趕上菜價高峰。
事實上,整個七八月的菜價都在高峰。
再往前倒推,
五月絕收的蔬菜是現在這一季爛掉後重新播種的,這就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