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如果真的給你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再次站在兩條人生之路的路口。
那麼你是選擇已經走過的一條?
還是走向那條未知之路那?
其實無論你選擇哪一條,到最後你都會感到遺憾,遺憾那條你沒有選擇的路......
當陳天弘說出詩歌名字的時候,胡躍坤就被吸引住了,名字很有哲理性,而第一小節的五句詩,立即證明了他的猜想。
詩句乍一聽平澹無奇,非要找優點,也就有些押韻罷了,詩意同樣很好理解,無外乎“弘文”站在了林間的交叉路口前,兩條路他都想走,奈何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他只能選擇一條。
不過落在胡躍坤這樣的大詩人耳朵裡,所聯想到的就是另一番蘊意了。
詩中的兩條路不是自然之路,它代表著人生之路,一旦選擇了,就沒有回頭的機會,這是一個非常悲傷的話題,因為時光不會給你重新來過的機會。
站在路口的我們都不知道選擇哪一條是正確的,正如詩句所說的那樣,我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它消失在叢林深處,看不到盡頭,要想知道對錯,只能選擇走下去。
那麼走下去的結果是什麼那?
這就要看接下里的章節。
而胡躍坤之所以認為剛才那五句是第一小節,是因為陳天弘唸完後,停頓了一下,轉而用英文又複述了一遍。
陳天弘這麼做也是沒辦法,他在用漢語說的時候,許多人一臉懵逼,聽不懂他在說啥,為了能更好的人前顯聖.....咳咳,是為了大家有良好的體驗。
......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它荒草妻妻,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
第二節一開始就來了個轉折,所有人都以為“弘文”會選擇剛剛那條眺望的路,誰知他選擇了另外一條,為什麼選擇這一條那,因為這條路很少有人走,更神秘,更有吸引力。
也讓大家明白了弘文的“逼格”,人家不走尋常路,越是人多的路越不走,走就走有挑戰性的。
這就是年輕人啊....
眾人在心中感嘆。
此時大廳裡的音樂已然轉變成輕快的,搭配著詩句的韻律,給人有一股清新的感覺。
可惜,隨著一聲嘆息,將大家重新拉回到了選擇的難題中。
.....
【雖然那天清晨落葉滿地,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汙染!】
【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