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還行吧,只是玩玩!”
杜彬:“你這玩的還不大到火候啊。”
年輕人:“怎麼說?”
又是一陣嘈雜聲。
杜彬:“這銅胎琺琅,並非所有的都會有開片紋,有的有,有的沒有,比說這件,是專供宮廷皇室玩賞的,做工精細,數量稀少,你說的有裂紋的是民間流通的,在皇室之物和民間之物肯定是有差別的,最顯眼的就是在工藝水平上。”
年輕人:“你是說這開片紋不是每間都有?”
杜彬:“當然,民間叫開片紋,但在宮廷皇室中琺琅器物絕對不會出現,那叫瑕疵,屬於殘次品,可放到民間就成了正常的,而且民間的銅胎琺琅明顯多過宮廷,在鑑定上肯定以民間的作為主流,先生啊,玩古玩要多看,多學,多聽,這裡面的道道很多的,不是看幾本書就能學透。”
年輕人有些疑惑,過了一會兒才道:“原來這樣啊,我考慮一下。”
杜彬道:“先生,這件東西可經不起考慮,品相這麼好,幾乎沒有殘缺,造型也漂亮,店裡人這麼多,說不準一轉眼就被買走了。”
年輕沉吟一會兒,沒有說話。
杜彬繼續道:“這東西只有三萬塊,放家裡幾年後,升值五千塊甚至一萬塊都有可能,而且最關鍵的是長得漂亮啊,不像很多古董只能當古董,這件銅胎畫琺琅六方筆筒完全可以當成藝術品擺放,如果是送人的話,更是可遇不可求的風雅之物。”
年輕人有些意動,“三萬太貴了,兩萬吧!”
接下來便是討價還價的聲音,最終被杜彬以兩萬三千塊的價格賣了出去。
圍觀的人群中不乏一些老鳥,對銅胎畫琺琅器物有很深的瞭解,聽到錄音筆中兩人的對話後,紛紛搖頭,或不屑,或冷笑。
李向春的臉色陰沉起來,牙齒緊緊咬住,一臉怒氣。
陳易即使不懂古玩,但也能聽出來杜彬一直都是在忽悠,透過銷售技巧,將這件銅胎畫琺琅六方筆筒推銷出去,而非因為器物本身。
“唉,博古軒也是浪得虛名啊,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琺琅顏色會變黃,也是第一次聽說民間流傳的銅胎畫琺琅會比宮廷中的多。”
“很明顯的是在欺騙嗎,真品銅胎畫琺琅的底釉就是純白色,偏黃或者偏青是現代仿品的特徵,竟然硬被說成真品的特徵,這張嘴也是厲害,這開片紋的解釋更加可笑,在古代民間是不允許使用銅胎琺琅的,只有宮廷才能使用,怎麼會有民間比宮廷還多?實在可笑至極!”
“呵呵,大家以後淘古玩可要長個心眼,不能相信他們的那張破嘴,不然真有可能會被騙的血本無歸!”
“對了,前兩天我還在這裡買了副山水畫,他們也跟我講了很多鑑定知識,也保證了是真品,我怎麼感覺有些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