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擔心事蹟敗露,影響兩國關係,導致貿易受損,影響到大量企業的收入、民眾的就業,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雙方的利益出發點都不同,儼然是不同的利益團體,自然是水火難容。
而一直這麼吵鬧下去,會有解決辦法嗎?
所以……
總統出聲了,讓他們改變吵鬧的方式,各自舉薦一個代表出來進行博弈,而不是一堆人在會議中吵吵鬧鬧,完全就聽不清,誰在說、說什麼。
總統的提議,雙方自然不會反對。
至於推薦代表……
主戰派這邊當然是帕丁·沙約爾上將,作為最狂熱的戰爭分子,他一向作風強硬蠻橫。
得知阿卜拉希找吳傑買到了核彈頭,他第一時間就發起巴勒德戰役,可見作風之彪悍。
知道金庫裡找到的居然是假核彈頭,他又出動戰機去攔截吳傑,還機炮開火武力示威。
反對派那邊是商貿部的老大。
這個部門本身就極為看重商業利益,強調經濟增長、穩定就業。
什麼事都比不上貿易利益重要,如果和全球人口最多、發展潛力最好、消費市場最大的華夏交惡,那損失就太大了。
雙方確定代表之後,遠端視訊會議中,其他人就暫時失去了發言功能,只能聽不能講。
沙約爾率先開口。
他重點講述,幹掉吳傑有什麼好處,如果不幹掉又會有多大的隱患。
其次才是引用過去歷史,結合當今國際形勢,讓總統相信,即便被抓了現行,讓他們知道吳傑是他們弄死的,華夏也不敢咋樣。
他們捨不得每年幾千億的雙邊經濟貿易,華夏那邊自然也捨不得,大家都想賺錢、想穩定發展,誰會為一個人報仇,而讓兩國交戰死傷無數?
最後提及,既然已經下達了必殺令,已經有兩個亞洲情報局的特工失聯,對方知道M國會不死不休的幹掉吳傑,又何必心慈手軟?
為什麼可以讓特工去暗殺,卻不能讓禿鷲戰機去?
在陳述的最後時刻,沙約爾還放出狠話。
情報局要是能在三五年內,幹掉被嚴密保護的吳傑,他沙約爾自願去情報局當清潔工,掃地擦馬桶一輩子。
這話,簡直是太誅心了。
剛損失了兩個優秀特工的情報局長,瞬間臉都綠了。
緊接著。
商貿部的老大開始遊說總統。
畢竟是做經濟貿易的,一開口便是用各種資料說話。
他要讓總統和其他人相信,兩國貿易關係已經非常緊密,金額巨大、牽涉眾多。
不能為了幹掉一個人,而去傷害雙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