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也不能離開。”
李林甫:“屬下覺得,是時候握手言和了。”
“這可能嗎?”
“非常有可能,袁紹既然已經整軍,就說明他已經意動了,他之所以沒有發兵,也許跟我們的顧慮是相同的。
與其雙方束手束腳,還不如雙方精誠合作。”
劉伯溫也贊同李林甫的提議,“此事大有可為。”
郭嘉感嘆,“只可惜我的離間之計啊!眼瞅著麴義就要跟袁紹鬧翻了,被呂布那麼一弄,我之前的準備都泡湯了。”
事有輕重緩急,麴義自然比不上劉協。
再說了,現在泡湯了,不代表以後就泡湯了。
麴義與袁紹之間的不和,也不會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化解。
“想要握手言和,必須要拿出誠意,我部先退兵十里紮營。”
“喏。”
退兵,也是一種試探。
如果潘閭這邊退一步,袁紹那邊就進一步。
那麼雙方就不用議和了。
跟一個貪得無厭的人合作,潘閭可沒有那麼大的底氣和信心。
............
潘閭退兵了,袁紹很快就得到了訊息。
潘閭做出如此反應,袁紹到是不意外。
劉協離開了長安,天下的局勢也要隨之改變。
就像一顆石子,落到了平靜的水面上,勢必會產生波紋的。
這影響了太多的人,尤其是他們這些手握兵權的諸侯。
“不能再等了,先把騎兵調離。”
逢紀諫言,“主公,還是再等一等吧!我們不用急於這一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