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但凡要是有什麼官職上的空缺,那所有人都搶著上。
可現在好了,青州黃巾賊名聲在外。
青州的官職,已經無人問津了。
潘閭平定了濟南之後,硬是一個新上任的官員都沒有。
潘閭原先想著是等等吧!說不定會有什麼富貴險中求的人物,可這一等就是一兩個月。
他是徹底灰心了,這個朝廷也太不靠譜了吧!
據說朝廷也不是沒有采取措施,西園之內所賣的青州官職,全都降價處理,可再怎麼降都沒人要。
朝廷為了臉面,到是任命了一個濟南相楊密。
還是出身關西楊家,這也是一個四世三公的家族啊!只有袁家才可以與之媲美。
可這楊密到好,官職他要了,可就是不上任。
朝廷也不管,真是上面有人好當官呀!
潘閭頭上頂的是泰安縣令的官職,可做得卻是濟南相的活。
如今的濟南,已經不是原來的濟南了。
有點本事的都走了,那些個大戶家族什麼的,也都舉家遷移。
眼瞅著大片良田荒廢,潘閭就說出來的苦楚。
濟南的流民難民太多了,眼下還是夏天,他們還能將就活著,可要是到了秋冬,他們就活不下去了。
活不下去,他們就會去偷去搶,到那時潘閭就安撫不住了。
這就是一個惡性迴圈啊!想要徹底破壞這個惡性迴圈,只能把這些良田從新弄起來。
老百姓只要有了飯吃,就是過得再苦,他們也不會鬧事的。
所以潘閭只能胡來了,什麼朝廷律法啊!都拋之腦後。
地方上不乏一些有‘名望’之人,潘閭不問出身破格提拔。
讓他們成為了民兵統領,他們手下的人也就自動成為民兵。
民兵是幹什麼的?保一方之平安,主要就是保地方上的田產。
潘閭要做的就是借種,沒有種哪有糧啊!讓他們自己種。
收成多少,他們直接拿走一半就行了,收成越多他們拿走的也就越多,調動一下他們的積極性。
不是沒有官員就任嗎?那好稅賦也就不用收了,正好返之於民。
這個框架一出來,潘閭也方便。
那些個民兵統領,都是潘閭提拔的,自然也就聽潘閭的話了,至少也會給潘閭幾分面子。
濟南國雖然是朝廷的地方,但已經漸漸成為了潘閭的私有。
你要是讓老百姓打打殺殺,沒有幾個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