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死,竟然另有內情,潘閭表示很意外,“你能跟我說說嗎?”
“岳丈,她是死在了自己女兒的手裡。”
“弒父?董卓做了什麼?不會是禽獸不如了吧!”
李儒看著潘閭,真不明白潘閭是怎麼想歪的,“岳丈對自己身邊的女人不是打就是罵,我那個妻妹的母親,就是被我岳丈活活打死的。
還有就是岳丈大人重男輕女,董白從小就不受重視,被人調撥之下就行了弒父之舉。”
李儒的這段話裡有一個重點,那就是調撥,賈詡一下子就聽了出來,“誰的挑撥?”
“這就是我真正要說的,在我多方調查之下發現,調撥的人來自益州。”
賈詡:“劉焉...?”
潘閭:“朱元璋。”
賈詡和潘閭說了不同的名字,區別就在於潘閭更加篤定。
李儒不由的對潘閭更高看了一眼,潘閭這些年真是長進了太多了,以管窺豹啊!
“準確的說是朱元璋,不過這事也跟劉焉的有關係,在長安有很多探子,劉焉之前派了不少,其中一個就混到了董白的身邊。
只是當時的劉焉,並沒有看重這個探子,朱元璋得到益州之後,就把這些探子一併接手了,後來的事都是朱元璋讓人做的,這個人極不簡單。”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朱元璋就是那個探子的伯樂,所以才有了董卓的死。
李儒說朱元璋不簡單,潘閭一點都不意外,朱元璋可是一手他召喚過來的。
“文優,你既然知道是朱元璋殺了董卓,那麼你對朱元璋就沒做什麼?”潘閭可不覺得李儒是一個甘願吃啞巴虧的人。
李儒飲下一杯酒,“怎麼沒做?刺客我都派出去三撥了,可蜀道難益州險,最後都鎩羽而歸了,朱元璋最近再打長安的主意,子羽真的要靠你了。”
“朱元璋,不是在荊州嗎?”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掩人耳目罷了,他的精兵都在漢中。”
好一個朱元璋啊!不聲不響的就敢打長安的主意了,長安那絕對是龍興之地啊!倚靠八水,進可攻退可守啊!
朱元璋崛起的太快了,讓人猝不及防啊!
“文優,你這些事就沒有跟李傕和郭汜說過嗎?”
“說是說了,只是他們並不相信,他們還以為我在誆騙他們,豎子不足為謀,一群莽夫終將走向滅亡。”
潘閭:“他們有什麼理由不相信啊?我記得董卓下令攻打過益州,最後還不是不了了之了嗎?”
“當時,岳丈突然發病,也許是感覺到了大限將至,就把李傕等人召回去了,所以眾將以為朱元璋只是一時的運氣好。”
潘閭點了點頭,他想知道的都知道了,疑慮他也問清楚了,“文優你先回去吧!我的人隨後就到,甚至比你先回到長安。”
“拜託了。”
“放心,我不會食言。”
朱元璋想得到長安,潘閭鞭長莫及,但也不會讓他那麼輕鬆,暗中使絆子就從救出董家子弟開始。
只有減少了西涼軍的內耗,才可以進一步的給朱元璋增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