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司馬朗不比司馬懿差,但這個運氣就差了一點,司馬朗越想證明自己,結果卻總是截然相反。
司馬朗慢慢退出了房間,那種失落感,一直折磨著司馬朗。
司馬懿是在司馬朗之後離開了,因為司馬防有一些事要囑託他,既然司馬防採納了司馬懿的建議,那麼當然這件事就要交給司馬懿處理。
司馬朗離開之後,去見了戴陵,“傷勢還好嗎?”
“是屬下無能。”
“不是你無能,在那種情況下,誰都跑不掉。”
司馬懿的安慰,讓戴陵很感激,“謝二公子。”
“有件事交給你。”
“二公子請說。”
司馬懿現在只能用戴陵,丘力居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一點無論是對潘閭來說,還是對司馬家來說都尤為重要。
潘閭是南方霸主,司馬家是北方重臣,這要是讓外人知道,司馬家再幫潘閭做事,那真是裡外不是人了。
司馬懿感覺到責任重大,戴陵的能力不錯,要不然也不會留守在司馬家的老宅。
戴陵只是簡單的包紮了一下就出發了,戴陵急需這個機會證明自己,而始作俑者的丘力居,卻完全矇在鼓裡。
丘力居是烏恆王,要說謀略他還是有的,只可惜他的謀略,跟司馬懿賈詡這樣的頂級謀士相比還是拙荊見肘。
胡人之間,很少動腦子的,主要還是靠動手,丘力居並沒有想那麼多,在他看來他手中有赫連勃勃的家眷,連合潘閭不過是順理成章而已。
為此,他還備上了很多重禮,這些重禮,可都是丘力居剛搶來的,丘力居也不捨得,但他為了烏恆人,還是送了出去。
當初丘力居,也不想進入河間郡,但架不住事趕事趕到那了,有很多烏恆人經不住誘惑,就進入了河間郡。
丘力居這個當大王的,知道有危險,總不能不救吧!所以丘力居,才帶人殺進了河間郡,最後中了魏軍的埋伏。
丘力居已經算是不錯了,他在河間郡雖然受挫,但還不至於潰不成軍,有很多胡人的部落兵馬,早就被魏軍衝散了。
丘力居還趁機收攏了不少人,魏軍對丘力居的圍剿越來越激烈。
基本上每一天,丘力居都是在沙場上渡過的,“我們現在在哪?”
“叔父,我們也不知道啊!”丘力居的侄子蹋頓說道。
“嚮導呢?”
“叔父,我這就為你再抓一個回來。”原來的那個嚮導已經死了,蹋頓只能臨時抓一個。
對於這些烏恆人來說,只要是本地人,都可以是嚮導,為此烏恆人也付出了很多代價,但沒有辦法。
不只是烏恆人,像什麼鮮卑人匈奴人都算上,草原上的這些胡人,都是在及其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進入中原。
這是潘閭做的好事,也是潘閭做得壞事,草原人突然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其實是非常被動的。
草原人,在這種被動的情況下,只能是以戰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