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征戰一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援兵。
援兵可以不中用,但真沒見過直接投敵的,袁紹的兵力更加的雄厚了。
“皇甫將軍,這就是你帶的兵馬。”
這次帶兵的不是皇甫嵩,而是皇甫嵩的兒子皇甫酈,所以公孫瓚才會用這樣的語氣說話。
如果是皇甫嵩來了,借公孫瓚兩個膽子,他也不敢這麼說話呀!
皇甫酈也不想啊!這是他人生第一次領兵出征,就遇到了這樣的事,這已經不是出師不利了,這是人生汙點啊!
“公孫將軍,我可以跟你保證,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可事情已經發生了。”
“那公孫將領又要如何呢?”
公孫瓚:“我想讓皇甫將軍,幫我引開呂布。”
皇甫酈也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但他很清楚自己與呂布之間的差距,讓他引走呂布,這公孫瓚也沒安好心啊!
“我盡力而為。”皇甫酈沒有當場拒絕,他只是上有對策下有應策而已。
不是要引開呂布嗎?他可以引,至於能不能引走,就跟他沒有多大關係了。
戰事不利,公孫瓚越看越看不上皇甫酈,皇甫酈也有類似的想法。
雙方的兵馬精誠合作才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就是事倍功半,公孫瓚因此失去了大片失地。
“皇甫將軍,你還是把兵馬交給我吧!”
“公孫將軍,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這可是陛下的兵馬,可不是在下的兵馬。”
“你我這樣互為制肘,是趕不跑袁紹的。”虧得公孫瓚還知道,如果他可以退讓一步,皇甫酈何嘗不會退讓啊!
只是這公孫瓚,光讓皇甫酈退讓,那怎麼能行呢?
今天皇甫嵩要是把兵馬交了出去,明天劉協就會治皇甫家的罪,誰不知道啊?亂世兵馬才是立身之本。
最後,雙方還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不歡而散了。
佔便宜的只有袁紹,他第一件覺得公孫瓚這麼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