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水面部分再往下,就是極地冰山的水下部分,先不說裡面的情況,從外面看,這裡足足有二十米高,這裡沒有任何炮臺,在這裡只有著隨意疊放的集裝箱。
成紀把所有的集裝箱全部都移到了這一層的表面。
遠遠地看去,就好像是集裝箱被鑲嵌在冰層裡一樣,或是在懸崖上建的小屋子,花花綠綠的鑲嵌在藍色的冰晶上,很是吸引人。
每一個集裝箱都可以開啟,變成向外出擊的大門,這樣成紀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出兵。
同時每一個大門也會成為一個對外的警戒崗,也可以成為小小的兵營,可以種植各種的植物,也可以是某個軌道站的起點,甚至可以成為外圍挑戰者的居所。
此外一些佈置也會放在集裝箱裡,可以說集裝箱的作用並沒有消失,反而變得更加重要了。
再往外就是籠罩了整個極地冰山的黑霧。
此時的黑霧裡,除了暗鯨魚像的力量以外,還帶上了寒潮與冰晶的力量。
原本黑霧就只是會讓人看不見,也只不過是讓黑霧衛隊的人可以自由地行動。
現在的黑霧就不一樣了,進入了黑霧之中,所有人都會感覺撲面而來的寒氣,如果帶有敵意,他們甚至走不到極地冰山的邊上,就會被活活地凍死。
此外黑霧中還漂浮著大量肉眼無法看見的冰晶。
那些冰晶就好像在水裡的水雷一樣,你只是看不見,不代表它不存在。
只要成紀需要,這些冰晶就會把進入黑霧的人直接就成冰雕。
至於再往外,就沒有什麼了,成紀的黑霧可以向外擴張近百米範圍,這對於成紀來說已經足夠了。
他再往外還想要擴張一些什麼,那就不是極地冰山,而是極地黑霧了。
與極地冰山的外圍不一樣,極地冰山內部,那劃分更加的嚴密了。
整個極地冰山內部,一共高二十七米,自上而下內部一共分了七層,除去最底部那層以外,每層都有三米五挑高。
成紀這一次並沒有再按層對極地冰山內部進行分類。
他現在考慮的事情變得更多了,極地冰山內部他需要劃分割槽域進行處理,而不再是簡單的認定每一層要做什麼。
成紀把內部的七層劃分為居住區,訓練區、裝備區,神殿區,邪神區。
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大廣場的位置。
成紀這一次的設計,是讓整個極地冰山內部以大廣場為中心,上下左右前後進行劃分。
每個區域都有著下水道管道、微型漩渦、樓梯、環型軌道車站、豌豆藤樓梯進行連線。
水下區部分,通道甚至可以連線到對外的集裝箱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