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達了命令之後,成紀又抬頭看了眼冰山頂端,那裡已經被成紀修改成一處只有1平方米的小平臺。
成紀將【盧舍那銅像】的神龕移到了這個位置,算是為整個移動基地加持了正能量光環的效果。
見到兵馬俑已經全部出發,銀翼海鷗們又開始運輸物資之後,成紀轉頭便向下而去。
透過廣場的另一扇大門,成紀向下而行。
與向上的通道不一樣,向下的通道沒有臺階,這條螺旋型的通道並沒有停在腳踏船碼頭位置,在向下走的時候,成紀還看到了兩處還未開啟的冰晶大門。
成紀明白,這大門是為了以後移動基地內部空間開發所使用的,這裡每一扇的大門,都代表著冰山內部的一層空間。
腳踏船碼頭位於通道一頭,這裡同樣也是冰山的一層,同時還是冰山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層,位於菱形的正中位置,在腳踏船碼頭大門的正對面,有著一扉寬十五米的大型冰晶之門,由此就可以看出,這一層在冰山中的重要性。
與飛行平臺一樣,腳踏船碼頭差不多也是100平方米左右的大小。
與飛行平臺不同的是,腳踏船碼頭八成以上的地方全部都藏在冰山的冰壁之後,只留下一個十米寬的洞口出入。
而這100平方米的碼頭也不全像飛行平臺那樣都是冰晶地板,在這裡有著60平方米左右的水域,可以讓外界的船隻順利地開進來。
就這片水域的大小來看,這裡最少可以停下一開始成紀駕駛的天鵝腳踏船六艘,比起成紀一開始想像中的情況要好很多。
成紀還注意到,這個洞口外面就是海面,但海水卻像被阻止了一樣,無法進入碼頭,可見一些東西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被考慮好了。
看過了腳踏船碼頭之後,成紀並沒有馬上回去,他又順著這條通道一路向下。
通道往下就是冰山在水下的部分了。
那裡與冰山水面上部分一樣,水下部分一樣分成了三層,每層都有著一扇未開啟的冰晶大門作為指示,只要成紀推開大門,一層新的空間就會出現在他的面前。
在這轉了一圈,成紀很直觀地瞭解了總面積6673平方米所代表的意義,這要是換算成集裝箱大小的房間,那最少能切出215處這樣的空間。
同時對於移動基地的一些安排,也有了更直觀的想法。
畢竟拿著一張圖在那裡空想千遍,也不如到實地走一遍看的清楚。
回到移動基地的議政廳之後,成紀便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如果只是移動已經裝在移動基地裡的建築,倒不需要消耗什麼時間。
在議政廳中,成紀就按自己的想法開始移動一些東西。
現在有了這麼大的地盤,成紀自然不需要再把議政廳、城主府與駕駛室全部放在一個集裝箱裡。
在成紀的移動下,原本位於廣場正中間地下的一個集裝箱位置,迅速地變成了三具並排的集裝箱位。
正中間的自然還是議政廳,左右兩側則分別是城主府與駕駛室。
成紀習慣左舵,所以駕駛室放在了議政廳的左則。
三具集裝箱都有上方開口可用豎梯上下,同時三具集裝箱之間也有通道相聯,成紀在這三具集裝箱中可以不需要爬上爬下,便自由地來往於三個房間。
房子大了,房間裡的佈置自然也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