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一開始只是一家遊戲公司與電子行業巨頭的對碰。
但突然間摩根集團的加入,就變成了米國頂尖科技企業和曰本頂尖電子企業的對碰。
這讓不少人都是預料不到的。
但是透過行業分析師的簡單分析,他們也就意識到了摩根集團為什麼要突然間對蘇瑞電子開戰。
摩根集團迅速的購買各種各樣的廣告位,開始宣傳自家的多媒體軟體渠道,並且還在極短的時間內開發出了一個類似於電視盒子一樣的東西。
本來一開始公司內有人是建議直接開發一個和pnf類似的遊戲機,但是很快就被高層給否決掉了。
他們認為現在和遊星電子娛樂的合作處於蜜月期,而且遊星電子娛樂還經常十分配合的和他們一起發展市場,雙方可以相輔相成,如果他們開發出遊戲機,那就很明顯會讓雙方的關係惡化。
未來暫且不說,就現在來看,和遊星電子娛樂的關係惡化沒有任何好處。
之前竹遊星剛剛又和他們簽訂了幾個新的遊戲合作的專案。
竹遊星計劃將一些後世知名的pc遊戲都開發出來。
要是因此雙方關係惡化,世界最頂尖的遊戲企業與自己為敵,那也不是什麼好事。
現在遊星電子娛樂的勢力已經同樣不可小覷了。
於是,摩根集團僅僅只是推出了自家類似電視盒子一樣的東西。
蘇瑞電子有意推動自家藍光光碟播放的標準推行,這是這個時代全新高畫質格式的標準。
在竹遊星原本的那個世界裡,最終索尼電子的藍光播放標準獲得了勝利,其中勝利的因素較為複雜,這個竹遊星不太懂,反正後來另外一個競爭對手的身影徹底消失了,留下來的只有藍游標準。
而索尼也因此成為藍游標準的發起者,成為這方面掌握絕對話語權的人。
也正是因此,索尼電子靠著這個優勢攫取了豐厚的利潤。
追根究底,標準的制定其實也脫不開利益,誰掌握了話語權,誰就掌握了金錢的上游。
這個時候竹遊星突然意識到了蘇瑞電子橫跨多個領域看起來挺猛的,但是同樣的,橫跨多個領域也代表著他在不同領域都有不同的競爭者。
蘇瑞電子的敵人可並不止是竹遊星一個,他們公司體量大,面對的競爭對手反而更多。
倒是竹遊星,他一開始就站在了遊戲產業的巔峰,只要不擴充套件產業型別,那敵人就只有遊戲產業。
到底是使用藍光,還是使用其他的高畫質格式,這和竹遊星無關。
透過後世的眼光竹遊星明白光碟被淘汰也是早晚的事情,gs1上的光碟驅動也僅僅只是一個過渡,未來或許同樣不可缺少,但更重點的其實應該是內建和外接的儲存裝置。
想象一下未來一張指甲蓋大小的tf卡就可以擁有1tb的容量,這根本就不是光碟能比擬的。
摩根集團推出的類似電視盒子的產品除了可以用來看網路上的影片之外,同時還內建了光碟驅動裝置,可以播放屬於另外一家高畫質格式的標準,這是這兩家的標準大戰,竹遊星反而有種被人忽視的感覺。
這樣反倒更好,自己趁機快速用體感遊戲發力趁著他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吸引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