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和伯,何雨天回了家做早飯,這時候大家也陸續起床了。小雯看見何雨天正在洗米,也來了幫忙燒火。紅薯吃的多了燒胃,但是不得不說,一疊鹹菜、一碗紅薯大米粥即使是從後世來的何雨天也吃的很香。
這個時候的紅薯可不是像現在普遍種植的那樣,為了高產量,犧牲了口感。這時候的紅薯,雖然產量很低,但是味道很好。粉的煮了之後特別的甜,大紅色的生吃就很甜。
要說到了後世,這種好吃的紅薯何雨天還真的見得少了。反正12年之後在何雨天家那邊就少見了。何雨天心裡盤算著要不要弄點這種紅薯的種子回去,但想了想還是算了,不划算。
全家出動,即使是小雯,也要去幫忙。種植土豆、白菜、苜蓿草這些倒不用費大勁,即使是小雯也能做下來。帶的東西也不多,3把鋤頭、1把鐵鍬和2個鐵桶。
三輛腳踏車前後騎著,簡直是王炸,引得路人紛紛側目而視。很快就到了柴山南山腳下,何雨天把小雯從後車座上抱了下來,對著傻柱說道,“大哥,你跟我去把種子搬來吧,足足有90斤重的小土豆。還有2棵果樹,我一個人拿不下,你陪我去唄?”
傻柱想都沒想點了點頭,看著旁邊的小雯和何雨水,說道,“你們把農具搬到上面去吧,我們馬上就來。”
兩人點了點頭,然後拿著農具走了。看著小雯腿腳不便,還揹著兩把鋤頭。何雨天趕緊阻止了她,“小雯,你拿一把鋤頭就行了,山上不好走路,你別摔著了。”
小雯還想說什麼,被何雨水直接拿下了鋤頭,說道,“你提著兩個鐵皮桶上去吧,等下上去了就在那裡等我。”
“可是……”
“沒有可是,等下種菜的時候,有你忙的時候。”
按說精細管理的話,種植白菜是需要育苗的。只是何雨天哪有那麼多的人工,20多畝地靠著這幾個人,一顆一顆的種植那得忙到什麼時候。不過大部分人種植白菜還是直接播種,省時省力,也不需要太高的種植技術。
等兩人把種子背上了山,便認真的播種起來。白菜好種,挖了一條條小溝,等待施肥。挖出來的土用來做壟,均勻的播撒種子。
90斤土豆,全是小種子,能夠直接種植的那種。只夠種植2分地的。即使何雨天種植的比較稀,也只種了3分地。忙活了一天,就把所有的種子給種好了。
回了家,四人都去了澡堂洗澡。洗澡票倒是發的足,也不分男女老少都是5分錢一個人,洗完澡人都精神多了。
分家就要分食,分食必須有鐵鍋,可惜現在鐵製品的管制非常的緊,鐵鍋緊俏,沒有鐵鍋票根本買不到。現在的農村,有的人家裡根本就沒有鐵鍋,就靠著公社的食堂過活。即使是城裡,一家能有兩隻鐵鍋的也是少見。
正如此,即使是鴿子市也根本買不到鐵鍋,沒有熟人想要買到鐵鍋票,基本不可能。
印是以前製作鐵鍋的單位,但是印卻沒有具體的大小,但是幾印鍋的大小是固定的,比如三印鍋的直徑是40公分,四印鍋的直接是46公分,六印鍋的直徑是60公分,八印鍋的直徑是72公分等等。
其中以六印鍋、八印鍋、十印鍋較為常見,最常見的當屬八印鍋。價格也是從2塊、2塊5、3塊不等。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鐵鍋緊缺,鐵鍋的需求又急劇增大,使得這時候對於鐵鍋的管制相當的嚴格。買鐵鍋必須有鐵鍋票,以舊換新還要帶著證明資料。
何雨天只能把注意打在了鴿子市的大鵬身上。吃了飯就騎著腳踏車出發了,問了鴿子市門口的守衛,得知大鵬就在接待客人。因為上次被大鵬介紹大家了,人家也沒有為難何雨天,放他進去了。
果然,大鵬在裡面賣菜呢。“大鵬。”
大鵬看見何雨天很是高興,熱情的說道,“何放映員,你來買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