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嫵媚的拼音是什麼> 第518章:襲人究竟是忠是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8章:襲人究竟是忠是賢 (1 / 2)

正文:

襲人,在《紅樓夢》裡,雖然是個丫鬟,但她的地位,可謂丫鬟之首。作為寶玉的貼身丫鬟,她的行為一直就很有爭議。爭議的焦點,無非是忠奸問題。其實,不論說忠的,還是說奸的,都是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在考慮問題,受個人好惡影響比較大。我喜歡就作品本身的文字去品味作者創作的意圖,所以,細讀了多遍後,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這結論卻跟前人有許多出入,但自認為更接近真實。

襲人第一次出場,作者是這樣介紹的。

[原來這襲人亦是賈母之婢,本名蕊珠,賈母因溺愛寶玉,恐寶玉之婢不中使,素喜蕊珠心地純良,遂與寶玉。寶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見舊人詩句有“花氣襲人”之句,遂回明賈母,即把蕊珠更名襲人。卻說襲人倒有些痴處:伏侍賈母時,心中只有賈母;如今跟了寶玉,心中又只有寶玉了。只因寶玉性情乖僻,每每規諫,見寶玉不聽,心中著實憂鬱。]

眾所周知,《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設計每一個人物,都是很用心的,特別是書裡的一些主要人物,從名字、言談舉止、到為人處事,樣樣都寫的細心周到。另外,《紅樓夢》因為文字獄等原因,大量的使用了暗喻、隱喻,甚至連許多人物的名字也都用上了。

據有人統計,《紅樓夢》的前80回,寫到襲人的文字,就有將近3萬。以紅樓夢一回5000字左右計算,差不多就有近6回的篇目。所以,襲人雖然身份只是個丫頭,卻足可以算作書中的主角了。由此,也可看出作者是很重視這個人物的。

作者為什麼如此重視這個人物?設計這個人物又是基幹什麼考慮?作者在她身上又有什麼樣的寄託呢?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我們先看襲人的名字。原名蕊珠。蕊珠,也就是蕊珠宮,也叫蕊宮。指道教經典中所說的仙宮。作者給她起這樣一個原名,是不是暗喻她出生於仙宮呢?也就是暗喻,她是有神仙品質的人物。這“蕊”字,有三個“心”,是不是又在暗喻她心眼多,極其聰慧?“珠”,是圓形物,是不是暗喻她處事圓通?我們看襲人的處事,確實是既心眼兒多,又圓通。

襲人跟了寶玉後,被寶玉改了名。改名的原因是,他本姓花,又曾見舊人詩句有“花氣襲人”之句。這舊人是誰?我查了一下,找到了宋朝詩人陸游的《村居書喜》:

村居書喜

宋代:陸游

紅橋梅市曉山橫,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

坊場酒賤貧猶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賦足,經年無吏叩柴荊。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詩人隱居於秀美怡人的山林之間,過起了無人打擾的悠然生活。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他的詩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

看了陸游的經歷,我驀然想到,作者給襲人如此起名,莫非暗喻襲人是愛國賢臣那一類人!縱觀全書,襲人所做之事,所說之話,莫不像一個賢臣護主的樣子。作者在第二十一回的回目上,又明確的說“賢襲人嬌嗔箴寶玉 俏平兒軟語救賈璉”。

我們再仔細想想,就會發現,《紅樓夢》其實就是一本用愛情小說為表像,罩著的一本政治小說。

這一點,從《紅樓夢》剛流傳,便被刪改,後四十回不知所蹤,都可意會。

《紅樓夢》第一回,開篇就說,這本書是寫一塊補天之材的石頭,想補天,而鬱郁不得志,才下凡去經歷。由此可以看出,這是一本寄託作者政治理想的書。這石頭,寄託的是作者想補天的報國理想。1964年8月24日,毛澤(ze)東在一次談話中說:曹雪芹在《紅樓夢》裡還是想補天,想補封建制度的天,但是《紅樓夢》裡寫的卻是封建家族的衰落,可以說是曹雪芹的世界觀和他的創作是矛盾的。

1954年,毛澤(ze)東在杭州對攝影記者侯波說:你要讀一讀《紅樓夢》,這本書,你要看五遍才有發言權。1959年,毛澤(ze)東在與水靜談話時,聽到水靜說讀《紅樓夢》至少要讀三遍時,毛澤(ze)東說,“讀三遍不夠,至少要讀五遍以上”。毛澤(ze)東自己一直是把這本書當作一本政治、歷史書籍去讀的,從《紅樓夢》中分析中國社會變化,吸取政治營養和智慧。

毛澤(ze)東為什麼不僅自己喜歡看紅樓夢,而且生前還經常推薦幹部們去讀,還讓反覆的讀,就因為他看到了紅樓夢愛情小說表像下的政治隱喻!如果我們順著這個思路再去看紅樓夢,就會在許多人物身上看到政治人物的影子。在“俏平兒”身上,我們能看到足智多謀治世能臣的影子;在司棋身上,我們能看到征戰沙場忠誠良將的影子;在鳳姐身上,我們能看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奸相的影子……

在襲人身上,我們看到的就是忠誠護主的諫臣的影子。

書中“說襲人倒有些痴處:伏侍賈母時,心中只有賈母;如今跟了寶玉,心中又只有寶玉了。只因寶玉性情乖僻,每每規諫,見寶玉不聽,心中著實憂鬱。”

看那一個“諫”字,大有深意!是不是像唐朝的魏徵。當初跟李密時,就忠誠直諫,一心只有李密,後歸唐,對李世民,又是忠誠直諫,心中只有李世民。終至留下一代直諫名臣的佳話。

我們再看“襲人”這個名字,襲,本義表示死者穿的,衣襟在左邊的內衣,後引申為重疊、重複、承襲等義。還有穿衣加服的意思。綜合起來看,這意思,就是內衣,或者加穿的衣服。衣服的作用,就是護持主人的身體不受風寒。襲人的貼身丫頭地位,不正是如此嗎?再把這個“襲”字拆開看,上“龍”下“衣”。龍,常指君王,也含男子的意思。君王的衣服,不就暗含臣子的意思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