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嫵媚的拼音是什麼> 第550章:林太太的出場大有深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50章:林太太的出場大有深意 (1 / 2)

正文:

金瓶梅第六十九回,寫到一個被稱作林太太的人物。這個林太太,在金瓶梅這本書裡,算是一個奇葩。有關她的文字,並不多,但作者在創作這個人物時,卻格外用心,所以,有關她的故事讀起來也就很有意思。

這個林太太本人究竟是什麼來歷,書中沒有交代,但卻對她的丈夫王招宣的出身,有著很清晰的描述。據書中交代,王招宣的祖爺是太原節度頒陽郡王王景崇。所以,王招宣家應該是世宦之家。可以說家世非常顯赫。可是,叫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如此顯赫家庭裡生活著的林太太,卻有著象潘金蓮一樣的追求,而且其追求的行徑也象潘金蓮一樣,幾乎不計後果。

不過,林太太畢竟是官宦之家的女主人,跟市井裡摸爬滾打著的潘金蓮還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作者在塑造林太太的這一形象時,就沒有采取簡單的白描手法來寫,而是先透過王招宣府的家庭環境來渲染:

“正面供養著他祖爺太原節度頒陽郡王王景崇的影身圖:穿著大紅團袖,蟒衣玉帶,虎皮交椅坐著觀看兵書。有若關王之像,只是髯須短些。迎門硃紅匾上寫著‘節義堂’三字,兩壁隸書一聯:‘傳家節操同松竹,報國勳功並斗山。’”

王招宣府內這些佈置和擺設,顯得那樣肅穆和莊重,不由自主的就能讓人感覺到,他家門庭的尊貴和顯赫。讓讀者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這樣的簪纓世家,在道德方面必然會成為世人的典範,效仿的楷模。

然而,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

這段環境描寫,是帶有嘲諷意味的,最明顯的是“節義堂”這三個字。告訴我們,林太太約西門慶來,本是要做一件不節不義的事情,卻偏偏是在王招宣家的“節義堂”來做。

然後,是兩壁的書聯:“傳家節操同松竹”。以節操傳家的王招宣家,卻偏偏出了林夫人這個不顧節操的女人。不僅是她,就連她的兒子王三官人,也是整日在外面的院裡盤桓,常常幾日不歸,逼到媳婦兒幾次尋死,仍然死不改悔。

最後,是他家祖爺王景崇,“坐觀兵書,有若關王之像”。“關王”,即三國時的關羽,關雲長。關雲長千里走單騎,護送兩位嫂嫂尋找大哥,是非常出名的故事,充分展示了關羽的節義之舉。關羽也便因此,被後世朝拜、封神。這句話,顯然是講王招宣家一直是以關羽為榜樣的。可是,如今的王三官人和他母親林夫人,卻完全背離了家訓,偏做這不節不義之事。

顯然,上面三處對於王招宣家庭環境的描寫,是對這個世代簪纓之家的腐敗墮落,對林太太不顧身份的追求,在進行了入木三分的諷刺。

透過家庭生活環境的細緻描寫,同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側面或反面突出人物的形象,這種手法應該說是金瓶梅作者創作的一大特點。

說到這裡,還有個細節,我們也不能忽視,那就是這個林太太的名字。作者沒有給出我們她的大名,有關她的稱呼,卻有兩個,一個是作品裡的相關人物,通稱她為林太太;另一個是作者直接寫到她的時候,則稱為林氏。顯然,作者是有意在掩其名。這種隱晦名字的作法,一般應該基於兩種情況,一種是因其地位顯赫,故不直呼其名;另一種情況,便是作一類人的通稱。王招宣,並不是人名,而是一種對所任官職的稱呼,大意應該是指一個姓王的招討使,或者是宣撫使。這兩個職務,大致相當,是指四品的外放武官。過去,特別是世襲的官宦人家,聯姻特別講究門當戶對,所以,這種雖嫁高官顯族,但不掩其姓,便顯示出林太太的家世,應該也不會差。據此推斷,這裡稱林太太,多半是一種尊稱。作為一種尊稱,顯示其地位,而又寫其好那個,這稱呼,便也暗含著一層嘲諷的味道。

林太太出身世家,她的身上自然就有了一層偽裝,所以,要表現她的好風月,便不能象對市井婦人那樣直截了當。也許正是作者出於此種考慮,才著意細緻的刻畫了林太太的生活環境。

這個世家主婦林太太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作者仍是採用間接描寫,借院中女子鄭月兒之口將她介紹給讀者。

在第六十餘回,鄭月兒趁跟西門慶親暱之際,故意將“好風月”的林太太推薦給西門慶,她說:“王三官娘林太太,今年不上四十歲,生的好不喬樣,描眉畫眼,打扮狐狸也似。他兒子在院裡,他專在家,只尋外遇,假託在個姑姑庵兒打齋。但去,就在說媒的文嫂兒家落腳。文嫂兒單管與他做牽兒,只說好風月。我說與爹,到明日遇她遇兒也不難。”

曾經的貴族世家,如今已經墮落到如此地步:一家兩代,母子二人,或公開或暗中都在瘋狂地尋求風月!

他們這種航髒的行徑,怎能與“節義“節操”沾得上邊呢?但作者卻故意將王招宣府裡的景緻展現給我們,將王招宣的家世、與家風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做對比,從而撕破這些貴族臉上罩著的面紗,將他們無恥的行為,卑汙的靈魂揭示給世人看。

所以,那些莊嚴的擺設,對於這個顯赫的家庭,對於林太太來說,自然就是一種絕妙的諷刺。

用家庭生活環境的描寫來襯托人物性格的手法,曹雪芹在《紅樓夢》之中,也有出色的運用。其中,最有名的,是寶玉到秦可卿房中時的一段描寫:“剛至房門,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襲人而來。寶玉覺得眼餳骨軟,連說‘好看!’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其聯雲: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

曹雪芹透過對秦可卿房中陳設的描寫,所要暗示的是秦可卿與賈珍之間的風月。只是,在這裡,作者運用的是正面映襯的方法,這與金瓶梅中的反襯在風格上有著明顯的的不同,但兩者都是以環境襯托人物的成功範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