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嫵媚的拼音是什麼> 第538章:武松為啥從武大家搬出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8章:武松為啥從武大家搬出去 (1 / 3)

正文:我們該怎麼理解,武松從武大家裡搬出去前發生的那場精彩的衝突。

《金瓶梅》中,有段故事很精彩,講的是武松在武大家裡住了沒多久,便搬出去了,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讓武松做出瞭如此異常的舉動?仔細閱讀,內涵竟如此豐富!

我們先看正文。

[當日這雪下到一更時分,卻早銀妝世界,玉碾乾坤。次日武松去縣裡畫卯,直到日中未歸。武大被婦人早趕出去做買賣,央及間壁王婆買了些酒肉,去武松房裡簇了一盆炭火。心裡自想道:“我今日著實撩鬥他一撩鬥,不怕他不動情。”]

前文說到,武松在武大家裡住了一段日子,潘金蓮好吃好喝好招待,武松似乎並沒理解她百般殷勤後面的深情厚意,於是,在這個落了雪的白日裡,決定向武松表明自己的心跡。

為此,她做了三項準備工作。

第一個,就是把武大早早的趕出去做買賣。這裡用了一個“趕”字。一方面說明,武大可能怕冷,不願出去;或者是不願出去的那麼早。另一方面,是潘金蓮怕武大待在家裡礙眼又礙事兒。估計又動用了自己在武大面前的強勢作派,或嚷罵,或譏誚,總之,是毫不猶豫的就將老公趕到雪中挨凍去了。由此可見,撩鬥武松的想法,早被她捉摸了好久,要急切的付諸實施。

第二個,就是央及間壁王婆買了些酒肉。這個王婆如今已是第2次出現。第1次是武松剛到武大家的那一天,武大買了酒肉,讓潘金蓮做飯。

[婦人道:“何不去間壁請王乾娘來安排?……”武大便自去央了間壁王婆來。]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個王婆儼然是武大家裡的常客。不過,看到這裡,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一個問題,就是買酒肉這件事,潘金蓮為什麼自己不去,卻總是央王婆去?是因為自己過於年輕,不便在外拋頭露面?還是想擺有錢人的派頭,專意使喚別人?或者二者皆有?又想,這王婆被武大一家頻繁央了買東西做飯,為什麼從不推辭?若不是關係格外親近,便肯定是能從中得到好處吧?

第三個,是“去武松房裡簇了一盆炭火”。這個“簇”,是把東西聚在一起的意思。在這裡,就是弄了一盆炭,並燃著了火。這是要把武松的房間給暖上。為什麼要暖房?當然是潘金蓮謀劃的需要。從後文看,這盆火,似乎產生了兩個作用:一個是推動和豐富情節的作用,讓故事看起來更加生動有趣;另一個是讓好聯想的讀者,感覺有了某種寓意,即,寓意著潘金蓮心裡的那一團火。

最後那一句:“……不怕他不動情。”向我們傳達出的,是潘金蓮的自信。這自信,即是對自己容貌的自信,也是對自己謀劃和手段的自信。這也就是所謂的:自以為是。

我們接著往下看。

[那婦人獨自冷冷清清立在簾兒下,望見武松正在雪裡,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婦人推起簾子,迎著笑道:“叔叔寒冷?”武松道:“感謝嫂嫂掛心。”入得門來,便把氈笠兒除將下來。那婦人將手去接,武松道:“不勞嫂嫂生受。”自把雪來拂了,掛在壁子上。隨即解了纏帶,脫了身上鸚哥綠紵絲衲襖,入房內。那婦人便道:“奴等了一早晨,叔叔怎的不歸來吃早飯?”武松道:“早間有一相識請我吃飯,卻才又有作杯,我不耐煩,一直走到家來。”婦人道:“既恁的,請叔叔向火。”武松道:“正好。”便脫了油靴,換了一雙襪子,穿了暖鞋,掇條凳子,自近火盆邊坐地。]

大家看這句,“那婦人獨自冷冷清清立在簾兒下,望見武松正在雪裡,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是最有意思的,但卻往往被人忽略。

這一句,看著是潘金蓮把那三項準備工作做好後,就一直站在門口,眼巴巴的等著武松歸來。

如果仔細品味作者用的這個“冷冷清清”,再與前面的“獨自”接合起來,就驀然發現,作者在給我們展現潘金蓮等武松那看似冷清的畫面時,卻讓我們分外強烈的感知到了她內心的火熱和洶湧澎湃。

再看,她就那麼“立在簾下,望見武松……歸來。”

顯然,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裡,潘金蓮一直就敞開著屋門!從早晨一直站到午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她與外面的冰雪世界只隔著一層可以望出去的薄薄的簾。

所以,這時候的潘金蓮,實際上就是站在冰天雪地裡的!可見,此時她內心的熾熱,己經完全不懼了外面的嚴寒。

她是一直那麼站著,忍受著浸骨的寒冷,內心忐忑著,可憐巴巴而又急切的等著心上人的歸來!也許站了兩個小時,也許是四個小時!也許更久!

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畫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