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嫵媚的拼音是什麼> 第529章:迎兒的人生悽慘的觸目驚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9章:迎兒的人生悽慘的觸目驚心

金瓶梅,作者為啥要把武大郎女兒迎兒的人生安排的那麼悽慘,那麼觸目驚心?

迎兒在第一回就出場了,到第八十八回最後一次出場,幾乎貫穿全書。她雖然是個小人物,一個看著很不起眼的配角,作者甚至連她的容貌都沒有提一句,但我們卻很難忽視她的存在。因為,她總是出現在書中那幾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身邊,曝光度極大。

第一個跟她有瓜葛的,當然是她那個名氣爆棚的父親,武大郎。

書中第一回,她是這樣出場的:“且說武大無甚生意,終日挑擔子出去街上賣炊餅度日,不幸把渾家故了,丟下個女孩兒,年方十二歲,名喚迎兒,爺兒兩個過活。”

十二歲,正是清純少女時,母親死了,成了喪母的單親女孩兒。與老實巴交,老受人欺負,被人稱作三寸丁枯樹皮的父親過著艱辛而又幸福的小日子。之所以說她幸福,是因為她每日還能吃到炊餅。那時的炊餅,據說類似現在的蒸餅。只是做餅的面,不知道是白麵的、玉米麵的,還是高梁面的,或者是兩種面雜和的。不過,從武大跟鄆哥的對話看來,似乎並不似饅頭那麼好。且看:[武大道:“好兄弟,你對我說是誰,我把十個炊餅送你。”鄆哥道:“炊餅不濟事。你只做個東道,我吃三杯,便說與你。”]所以,我猜武大的炊餅可能並不是全白麵的。又據說那時的饅頭都是有餡的,一般還是肉餡。估計像武大這樣的人家,不能天天吃到,因此我又覺得武大賣的不會是白森森的饅頭。總之吧,像武大這麼一個幾乎要算到殘疾人裡的又矮又醜的男人,靠著自己做炊餅的小手藝,每天起早貪黑的辛苦工作,能保證老婆女兒一家人過上不至天天捱餓的簡簡單單的普通日子,實在也是難能可貴了。

第二個跟迎兒有瓜葛的,就是那個名聲幾乎大到天上去的潘金蓮。

從潘金蓮成了迎兒後媽起,迎兒的角色就像潘金蓮的一個使喚丫頭,每天干些端茶送水,關門閉戶,燒水,打掃衛生之類的雜務。

到第五回的時候,鄆哥告訴武大郎潘金蓮偷情的事,武大郎就說出了迎兒的一段不堪遭遇,他說“兄弟,我實不瞞你說,我這婆娘每日裡去王婆家裡做衣服,歸來便臉紅,我先妻丟下個女孩兒,朝打暮罵,不與飯吃,這兩日有些精神錯亂,見了我,不做歡喜……。”

可見,自從潘金蓮進門,迎兒就開始飽嘗惡婦後媽的欺凌。特別是潘金蓮勾搭上西門慶以後,這種家庭暴力更是變本加厲起來。用武大的話說,幾乎被折磨到精神錯亂了。潘金蓮的家暴,主要原因估計是武大在潘金蓮面前總是唯唯諾諾,罵不還口,打不還嘴,一副受氣包的樣子,這樣就給迎兒樹立了一個特別壞的反面典型,讓迎兒以為家裡面潘金蓮是說一不二的老大,什麼事都得聽潘金蓮的,對潘金蓮就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慢慢也就培養了她懦弱的性格,被潘金蓮打了罵了都不敢跟武大說,因為說了不僅沒用,可能還會受到更慘不忍睹的家暴。我覺得,武大縱使個子小,如果性子剛烈,要打潘金蓮那樣一個女子,從體力上來說,還是有勝算的。而且從封建制度與封建禮教來說,丈夫打妻子是被支援的,妻子打丈夫卻是被反對的。所以,問題還是出在了武大的性格上。不過,也正是武大這種性格的軟弱,張大戶才肯把潘金蓮這麼美的女人白白送給他做老婆。否則,潘金蓮也沒有給迎兒當後媽的可能。潘金蓮對迎兒實施家暴的第二個原因是潘金蓮性格上的惡。潘金蓮性格上的惡的形成,是由一些很複雜的因素造成的,但歸根結底是貪色。凡是阻擋她貪色的,她都要想方設法的報復,甚至不惜至對方於死地。潘金蓮因色作惡的起點,就是先從殘酷的家暴迎兒開始,然後擴充套件到武大,官哥兒,李瓶兒等。

我們看一下第八回,對迎兒的那一頓好打。

潘金蓮[約一個時辰醒來,心中正沒好氣。迎兒問:“熱了水,娘洗澡也不洗?”婦人就問:“角兒蒸熟了?拿來我看。”迎兒連忙拿到房中。婦人用纖手一數,原做下一扇籠三十個角兒,翻來覆去只數得二十九個,便問:“那一個往那裡去了?”迎兒道:“我並沒看見,只怕娘錯數了。”婦人道:“我親數了兩遍,三十個角兒,要等你爹來吃。你如何偷吃了一個?好嬌態yi

婦奴才,你害饞癆饞痞,心裡要想這個角兒吃!你大碗小碗搗不下飯去,我做下孝順你來!”便不由分說,把這小妮子跣剝去身上衣服,拿馬鞭子打了二三十下,打的妮子殺豬般也似叫。問著他:“你不承認,我定打你百數!”打的妮子急了,說道:“娘休打,是我害餓的慌,偷吃了一個。”婦人道:“你偷了,如何賴我錯數?眼看著就是個牢頭禍根yi

婦!有那亡八在時,輕學重告,今日往那裡去了?還在我跟前弄神弄鬼!我只把你這牢頭yi

婦,打下你下截來!”打了一回,穿上小衣,放他起來,吩咐在旁打扇。打了一回扇,口中說道:“賊yi

婦,你舒過臉來,等我掐你這皮臉兩下子。”那妮子真個舒著臉,被婦人尖指甲掐了兩道血口子,才饒了他。]

可見,潘金蓮是犯毒的,也是變態的。這段情節,為之後她能親自動手殺死武大做好了性格上的鋪墊。潘金蓮嫁給西門慶時,把迎兒交給了王婆看養,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王婆之毒辣,不次於潘金蓮,而且還很摳門兒,可想而知,迎兒過的會是什麼日子。

第三個與迎兒有瓜葛的,還是一個名揚天下的人,那就是非常著名的打虎英雄武松。

武松與迎兒的接觸,最初也只是平平淡淡,在武大跟潘金蓮的指使下,讓她遞個茶送個水。待武松出差回來,武大己死,潘金蓮己嫁,再見迎兒是,卻是下面的情況。

[武松走到哥哥門前,揭起簾子,探身入來,看見小女迎兒在樓穿廊下攆線。叫聲哥哥也不應,叫聲嫂嫂也不應,道:“我莫不耳聾了,如何不見哥嫂聲音?”向前便問迎兒。那迎兒見他叔叔來,嚇的不敢言語。武松道:“你爹孃往那裡去了?”迎兒只是哭,不做聲。正問間,隔壁王婆聽得是武二歸來,生怕決撒了,慌忙走過來。]

顯然,這迎兒已被王婆整治的服服帖帖,對潘金蓮和王婆害死父親的事情,竟膽寒的不敢跟叔叔透露一個字。說明她對王婆跟潘金蓮的害怕完會是深入骨髓了!看到這個,不禁讓人感覺有股子寒氣從後背直冷到了腳後跟!

武松為給武大報仇,誤殺李外傳,被刺配孟州。走時,把迎兒交代給了鄰居姚二郎看管。到第八十七回,武松遇赦回家,尋見鄰居姚二郎,交付迎兒,那時迎兒已經十九歲了,早過了出嫁的年齡。從十二歲到十九歲,整整七年,迎兒一直都跟著寄人籬下的日子。身心已被扭曲到何種程度,無法想象!

接著,武松為給哥哥報仇,對王婆說“如今迎兒大了,娶得嫂子家去,看管迎兒,早晚招個女婿,一家一計過日子,庶不教人笑話。”騙娶潘金蓮回家,當著迎兒的面,把潘金蓮的五臟六腑活生生扯了下來,迎兒小女看見,唬得只掩著臉,武松一刀又殺了王婆,倒扣迎兒在屋裡,迎兒道“叔叔,我害怕!”武松道“孩子,我顧不得你了。”然後,到王婆屋裡,找到他送給王婆的銀子,獨自跑了,只留下迎兒在屋裡伴著潘金蓮和王婆的屍體,度過黑漆漆的夜晚。之後,迎兒的故事不得而知,作者再沒有提起。

從武松對迎兒最後的丟棄,我們可以看出,武松實在算不上什麼英雄好漢。回想武松,是醉酒打死景陽崗老虎,為地方除了一害以後,被人稱作打虎英雄的。其實,仔細想想,武松打虎其實是武松自視武功高強,喝醉了酒為了逞能而已。是他的這個逞能的主觀行為恰好針對了一個地方上的害蟲,在客觀上起到了為民除害的作用。

所以,作者寫武松面對自己的生死,棄迎兒不顧的行為,讓我們看到了武松的另一面,也就是怕死,而且怕的要死!可見,金瓶梅作者寫武松,是把他當作一個武功高強的普通人來寫的,而沒有像《水滸傳》作者那樣把武松神化了。

綜合以上可知,迎兒的存在,就是一面鏡子,是照武大,潘金蓮,武松這三個人靈魂深處的一面鏡子。作者把迎兒的人生安排的那麼慘,就是想讓人們看到,那些所謂的惡人,像潘金蓮之類;那些所謂的英雄,像武松之類;那些所謂的弱者,像武大之類;透過面對迎兒這樣一個極弱者時,所持的態度,透視出被他們光鮮外表遮蔽著的靈魂。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