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張希孟所說的那樣,此刻的朱元璋,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對這個世界有多大的影響,尤其是那些窮苦的百姓,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窮人,更是備受鼓舞,大為振奮。
一種名為希望的東西,開始流傳開。
查理五世希望效仿大明,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但他並沒有打算完完全全和大明一樣,畢竟他是靠著繼承,得到了王位,和朱元璋這種白手起家的完全不同。
他推崇朱元璋,不是等於鼓勵下面人造反嗎!
而且查理五世也經歷了好幾次市民起義,非常害怕這個。
但是很可惜,有些事情,並不是國王能決定的。
以大明的行政能力,尚且有許多管不了的地方,放在法國這種統治薄弱的國家裡,就更不用說了。
查理只是鬆了口,下面就控制不住了。
完完全全亂了套了。
想了解這裡面的原因,還是稍微看看歐洲的歷史,黑死病尚在肆虐,各地瘟疫流行,死者不計其數。
而英法這一對老冤家,竟然打了起來,而且一打就打了幾十年,如果沒有意外,他們還能打幾十年,然後給世界提供一個名詞——百年戰爭!
不得不感嘆,歐洲大區的匹配機制確實厲害。
能同時誕生這麼一對臥龍鳳雛,也是沒誰了。
瘟疫肆虐,戰亂頻繁,再加上貴族貪婪,奢靡無度……整個法國的老百姓,完全掙扎在死亡線上。
他們貧窮,飢餓,如同屍體一般行走著。
就像巴黎這些城市,遍地屎尿,到處都是飢餓的窮苦人,他們衣不蔽體,無力地坐在路邊,期待著施捨。
如果情況允許,他們也會偷竊,搶劫……乞丐,小偷,搶劫犯……巴黎城中,很難找到一個好人。
這就是當下的歐洲,一個幾乎讓人絕望的世界。
在這個關頭,有關東方的訊息,陸續傳到了西方。
那種衝擊力量,是難以想象的。
而且非常好玩的一件事,在很多人想來,傳統保守的教廷,一定非常抗拒來自東方的學說,這話倒是不錯。
但是教廷並不能代表所有神職人員。
畢竟在這個當下,絕大多數的讀書人,還就是神職人員。
在他們的手上,有東方的通俗,諸如西廂記,水滸傳,天仙配,三國演義等等,也有張希孟有關均田的論述,自然也包括朱元璋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