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庶寧很無奈,攤上一個掉進錢眼的兄弟,他也沒招。
他想要編書,就跟著他一起幹吧。
作為最暢銷教輔的作者,張庶寧已經很有經驗,而且他還清楚,要怎麼把複雜的事情,準確傳達給讀者。
這是作為一個知名老師的本能。
他們不斷往張希孟的書房跑,尋找相應的材料,然後總結歸納。
張承天跑前跑後,不辭勞苦,反正只要有錢賺,這小子就格外積極。
就這樣,一本小冊子,很快就弄了出來,上面開列了差不多四十幾個國家,有地圖,有文字說明。
張承天建議,乾脆命名為《發財之路》,或者《致富小竅門》什麼的,簡明扼要。張庶寧直接給了他一個白眼。
這玩意確實能發財,但是那麼命名,萬一養豬戶當成母豬的產後護理買回家,轉頭肯定罵街。
張庶寧想了想,最終還是命名海國圖志,並且在後面加了倆字,初刻!
也就是說,這本小冊子隨著出海人員越來越多,得到的訊息越來越多,也會更加豐富,最後可能會變成一本內容豐富的大書。
張承天瞪大眼睛,忍不住驚呼道:“大哥,你也太陰險了,這個還賣連載啊?論起賺錢,還是你狠!”
張庶寧抬起腳就給他一下子。
“別廢話了,趕快找地方印書去!”
張承天鬥不過大哥,只能又屁顛屁顛張羅。
在當下,大明朝的出版還是相當繁榮的,各種書籍,層出不窮。這背後是讀書人數量的猛增。
大力興學,又強力掃盲,使得識字率暴漲。
認字的人多了,買書看書的人也多了。
比如羅貫中撰寫的三國,就是當下最熱銷的,除掉老朱的回憶錄,張庶寧的教輔之外,三國幾乎是最火的通俗讀物。
暢銷過三十萬冊,而且後勁十足,勢頭不減。
毫無疑問,這是老百姓喜歡的作品,三國熱是一浪高過一浪。
張承天不指望能跟三國比,怎麼也要賣個十萬八萬的。
他很快聯絡了一家書坊,雙方談妥了價錢,張承天就準備離去,向大哥報喜。
只是他剛出來,就發現從對面書坊,出來一個瘦削的身影,懷裡抱著一本書,似乎是被趕了出來。
張承天看得很清楚,這不是別人,正是師姐夏知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