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無遺策的張先生,居然也會有失誤的時候,這太讓老朱感到困惑了,難道張希孟也有力有未逮的時候?
這事情已經超出了老朱的理解範疇。
不行啊,必須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老朱將任務交給了朱標,讓他安排人員,一起來探討此事。
接下了這個任務的朱標心裡頭惴惴不安。
他雖然對這事有所瞭解,但是也不敢說明白得多深……以往這種關係到國家大政的事情,都是請張希孟主持。
只有他能妥當把握大局,不至於出現偏差。
結果張希孟不在京城不說,還涉及到了當初張希孟的誤判……一個弄不好,傷損先生威名,也會影響朝局發展。
無論哪個方面,都不是朱標想看到的。
天大的壓力落到了朱標身上,他反覆思量,仔細斟酌。
最後在心裡擬定了一份邀請名單。
朱標首先來拜訪的人,就是商業部尚書江楠。
“弟子絕沒有別的意思,只想就事論事,把此事說清楚,還望師孃能夠明察,也希望師孃能夠出場,把事情講清楚。”
江楠非常淡定,笑容可掬,“這事還真挺值得說一說的,不過光是我肯定不成,你務必要請李相公,要多請幾位有份量的,才能把事情說清楚。”
朱標連忙道謝,有師孃這番話,他的壓力沒了一大半。
只要能就事論事,就好辦太多了。
隨後朱標去面見了宋濂和劉伯溫,稍微談論之後,劉伯溫就道:“提到這事,張羽和徐賁倆人,還專門去蘇州等地跑過,應該請他們也談談。”
朱標點頭,一一記下。
經過了差不多十天的籌備,朱標總算將各方聚集。
很有趣的是,朱標沒把討論的地點選在任何一座殿宇之中。
而是挑選了東宮的花園,一座涼亭之中。
老朱的位置,雖然依舊面南背北,但是和大傢伙都是平齊的,沒有高高在上。
在朱元璋的左手邊,馬皇后端坐,緊挨著馬皇后的,正是江楠,江楠旁邊,是大宗正李貞,然後是宋濂,劉伯溫,以及宋濂推薦的張羽和徐賁。
而在另一邊,則是李善長領頭,其餘中書省,稅務部,市舶司的官吏,悉數在列,總計十多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