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第一臣筆趣閣> 第六百四十四章 透過考試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四章 透過考試了 (1 / 4)

張希孟在武學的講課,總體反應平平,指望著花雲這幫人理解他的意思,也著實為難他們的智商。

至於朱元璋下旨,要派遣人員,前往琉球,傳播文明,接受內附。竟然也沒有多少動靜,區區彈丸之地,一個地不如上元縣,人不如鼓樓區的小地方,實在是提不起人們的興趣。很快這道旨意就淹沒在了眾多的政令當中,可以說是毫無波瀾。

大明朝最有權勢的兩個人,此刻都有點鬱悶。

張希孟都有點自我懷疑了,是不是我表達能力有問題,又或者沒把話說清楚,怎麼沒人叫好啊?

討論啊,要有熱度啊!

他把這一次講課佈道,看得非常重要。

因為前面他以三代,秦漢到宋元,劃分了歷史,提出了第三次華夏興起……這套想法就得到了相當大的回應。宋濂,劉基,還有許許多多的有志之士,都熱烈響應,奉為圭臬,甚至指導了大明立國。

張希孟也非常滿意,而這一次他是即劃分歷史之後,又劃分了內外。

一層一層,向外推演,並且把諸多的事情,都歸結到了這個華夏體系當中。

核心區的均田教化,藩王封地的宗室問題,總督區的藩國問題,對外貿易的問題,如何處理外務關係……反正只要能想到的東西,都能裝進這個體系當中,並且在裡面尋找到合適的位置。

這是多大的格局,多大的心胸啊?

你們怎麼就不明白呢?

難道還要我親自下場,把什麼都說明白了?

那樣的話,當真是有失身份啊!

張希孟憋屈,朱元璋也不怎麼舒服。他登基稱帝,即將到第八個年頭,雖然不斷有國家入朝納貢,但是朱元璋並沒有接受海外藩國歸附。琉球是第一個。

朱元璋一直記著張希孟所講的兩個身份,他是大明的皇帝,也是華夏之主,這兩重身份,在漢唐天子的身上,幾乎是沒有異議的。

畢竟唐太宗就是天可汗,但是到了宋朝,趙家的皇帝,真就只是皇帝而已,北宋的時候,還能勉強跟遼國爭爭正統,到了南宋,臣構又哪來的臉面跟完顏君父爭正統呢?

不是正統,不是天下之主,又何來大一統之說?

什麼叫大一統?

在朱元璋這裡,大一統就是首先有個強大無比的大明朝,武力足以君臨天下,蠻夷臣服。其次,大明之外,有一堆的國家,臣服大明,接受華夏秩序。

簡言之,不光自己強,還要有一大堆聽話的小弟,構成一個文明秩序,這才叫大一統,才叫天下主!

老朱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此前高麗雖然有意歸附,但是對不起,朱元璋並不接受。道理很簡單,就是老朱覺得高麗不夠“華夏”,小算計太多,忠誠有待增強。

而琉球是朱元璋精挑細選,最後才答應的華夏之國。

是第一個正式納入華夏體系的國家。

這麼大的事情,居然沒有多少討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