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章面對一個很奇怪的狀態……明明是光復大都,明軍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但是縱觀整個局勢,卻呈現出下面熱,上頭冷的情況。
民間的慶祝一波接著一波,一浪高過一浪。
大傢伙憧憬著天下太平,再也不用打仗,從此安居樂業,百業興旺。
有些商人已經想著把生意做到北方,大發利市。
更多的百姓則是覺得恢復故土,大明朝超越以往,洗雪恥辱,反正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但讓人無語的是大明的朝堂,從上到下的官吏,甚至包括國子監,翰林院,詹事府……這些文臣聚集的地方,都呈現出詭異的安寧。
他們的不積極,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應天的報紙都忍不住了,發文譏諷:朝中諸公,只願羈縻,不願擊敵。
張相督師,本以為是天大榮耀,現在卻發現,原是諸公受不得風沙。
大明文臣,竟文弱至此嗎?
民間的怒火在迅速升騰,面對這個局面,李善長簡直成了風箱裡的老鼠。
他太懂這幫東西想什麼了,當初讓他們去山東,那可是聖人之鄉,都沒人願意去。
現在讓他們去更北,更苦寒的大都,面對遍地胡人,他們更不願意了。
不只是禮部不想分配科舉名額那麼簡單,工部也不願意去修長城,修運河。刑部也不想去處理那些胡人的桉子。吏部也不想任用北方人士。戶部也不願意出錢填補窟窿……
總而言之,開疆拓土了,一大塊肥肉放在嘴邊,塞進了嘴裡,只要嚼兩下,就能嚥下去,可人家就是不動牙齒。
你還有什麼好說的吧?
憋來憋去,甚至出現了呼聲,要不令宗室守疆,分封實邊算了。
這個建議提出來,僅僅是小範圍流傳,就有一個人站了出來。
正是馬皇后。
“陛下手下群賢雲集,出的主意都高明得不得了。太子尚且不到十歲,又是儲君,沒法北上,皇次子和皇三子身體弱,似乎也不合適。就讓皇四子北上大都。考慮他感脫下開襠褲沒幾天,我這個當孃的跟著北上,每天給他洗衣服做飯,哄他睡覺,別讓孩子嚇哭了。”
馬皇后怒火沖天,朱元章哪裡聽不出來。
“妹子,你別說氣話啊,無論如何,也不能讓穿開襠褲的鎮守邊疆,咱大明還是有些人的。”
馬皇后冷哼,“什麼人?是禮部群賢?還是戶部高士?這幫東西憋著什麼屁,你不清楚?他們不願意吃苦,不想割肉,就反過來欺負小孩子!這到底是誰的天下?以臣欺君,通通該殺!”
好傢伙,連馬皇后都忍受不住了。
什麼都好,萬萬不該提出藩王戍邊的建議啊!
就算真的如此,那也要等幾年吧,至少讓孩子長大了才行,哪有這麼迫不及待的?你們不願意吃苦,就讓孩子替你們受罪?
這還有天理,有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