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時間並不長,隨著聲勢浩大的立儲祭禮舉行。
關於三皇子南勝成為儲君的訊息,如坐火箭般的傳遍了天下。
沒過多久,正如所有人預料的那樣,武皇宣佈修養身體,讓儲君代為監國。
對於這一連串的訊息,各方勢力反應不一, 總體可以歸為四個字,那就是靜觀其變。
無論是宗派也好,世家也罷,都在觀望這位儲君的風格,手段,態度……。
然而沒過幾天,更詭異的事發生了。
首先,作為南勝競爭者的五皇子,十三皇子,忽然改變了態度,開始不遺餘力的支援南勝。
他們不僅只是喊口號,甚至還做出了行動。
比如,對三皇子的諫言全力支援,對三皇子的吩咐從不抱怨,全力配合……。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君臣和睦,上下齊心。
任誰看到這一幕,都挑不出半點毛病。
南勝本來已做好跟群臣碰撞的心理準備,可朝臣這麼反常的態度,彷彿讓他一拳打在棉花上。
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不對勁,本能將警惕提到了最高,行事更加謹慎小心,如履薄冰。
然而,滿朝文武彷彿真的放下了恩怨,盡心盡力的輔佐他……。
好在武皇還在, 經驗老辣的他瞬間嗅到了‘捧殺’的氣息, 並提醒三皇子務必小心。
話說的輕巧, 實際上可不容易,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無論是學士閣和五皇子,還是丞相派以及十三皇子,都不可能甘心失敗。
哪怕他再小心翼翼,可智者千慮終有一失,只要露出一次破綻被對方抓住,那他就有麻煩了。
再加上,南勝也有自己的顧慮。
如今他已經坐上儲君之位,為了拉攏人心,南勝必須要為擁護自己的人,謀一些福利。
而擁護他的人多是軍方,入伍從軍所圖無非是建功立業……。
換句話講,他要挑起一場戰事。
並且這場戰爭必須勝利,如此方能震懾心懷不軌的競爭者,讓自己的位置坐的更穩固。
不過這件事牽扯不小,南勝儘管早有想法,卻一直在斟酌考慮。
戰事不能小,否則震懾效果不足。
也不能太大, 一旦無法迅速結束, 導致戰爭陷入膠著, 反而會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