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這話說的就有些無恥了,歷來兩國比試,都是文武分開。
大周這邊的大臣臉上都露出憤憤之色,和遼國使臣爭辯,遼國使臣也就一句話:“我們大遼國這邊能做到,難道你們大周做不到?”
大周在比武這一塊確實要弱一些,但誰也不會承認
何況大周現在日益強盛,武學這一塊已經不是弱項,但要求文武雙全,這樣的人才還是很稀少的。
而且遼國的人分明針對的是顧晏城,顧晏城出身農戶,資源背景有限,不像是世家從小培養,怎麼可能會是文武全才。
縱然大周這邊的臣子不少人對顧晏城並沒有什麼好的看法,但現在是和遼國的比試,在國家大義面前,哪怕是世家也知道該站在顧晏城這邊。
“往年並沒有這樣的規矩,你們的要求並不合理。”
“往年雖然沒有這樣的規矩,但規矩都是人定下的,我們大遼可以從剛才參加文斗的人選中選出比武之人,你們大周難道就做不到?若是你們做不到也罷,畢竟文武雙全的人才確實難得,我們可以理解。”
又是這一招,但不得不說這一招確實有用,大周不得不接招
旁人不知道顧晏城會武,天啟帝卻知道顧晏城會武,而且功夫還不弱,之前宮門口那次刺殺,顧晏城和衛嬌夫妻倆就抵擋了那麼多高手。
“顧愛卿,你以為如何?”
“雖然過去確實沒有這樣的規矩,但遼國使臣既然有這樣的要求,微臣沒有不應戰的道理。”
“好,既然這樣,那就這麼定了。”
天啟帝對顧晏城這個臣子越發滿意了,這樣的人才能配得上衛嬌那丫頭,事實上他們大周要想不輸氣度,就必須選擇應戰。
大周的臣子也明白這個道理,但這也得看顧晏城的實力而定。
見顧晏城這樣毫不猶豫的就應下了,知道一些內情的倒覺得期許,不知道內情的就覺得顧晏城還是太年輕氣盛,為大周出力的這份心值得嘉許,但行為實在太沖動了。
如果不能贏了這一場比試,那麼還不如不答應,畢竟之前確實沒有這樣的先例。
顧晏城站出來之後,又有楚天南和慕容澤站出來,願意應戰。
他們方才在文鬥上都是名列前茅十分出色,這樣大周的陣容就強大起來。
“很好,這才是咱們大周的好男兒!”
天啟帝讚許的道,看著除了顧晏城,站出來的另外兩人都是世家子弟,心裡也明白,只有世家有這樣的資源,從小培養出來這樣的文武全才。
大遼這邊也出來三人,也是剛剛參加了文斗的,其中就有大遼第一高手薛子城。
薛子城看著顧晏城三人,嘴角勾起一抹輕蔑的笑容。
要說文鬥,他雖然不弱,但也未必拔尖,但是武鬥……
“大周皇帝陛下果然英明有底氣,小王佩服。”
“第一場,誰先來?”
“我來!”
楚天南第一個上了比武臺,和遼國人比了第一場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