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賺就是動力。現在張文斌不需要與陳義要錢了,而是大大方方地告訴陳義自己已經開始賺錢,並且可以給陳義投資了!
張文斌會賺錢了當然是好事,身邊負責這事的是京羽博讓給他準備的律師團隊,是絕對不會讓張文斌吃虧的。
陳義還給他業績,讓他把所有的中醫資料影印一份,等張文麗過來時逐步帶回去。
這事張文斌還是真的沒想起來,一聽這話自己的臉一紅。立即答應!對於羅鍋的事,張文斌的態度是不同意。
在國內,萬一老爸想看看還好辦,包括老媽都漏過這心思。可是出來呢?都不方便!就在知州市待著就行。
張文斌不同意那陳義也不會多事,本來就是這麼一想,老張家的事還是人家自己做主吧!再者,如果說安全,哪裡也不如知州市,何況陳義已經有了安排。
送走了張文斌,陳義在大阪與京羽金蕭與京羽博讓進行深度的溝通。很多東西靠信譽真的不如靠法律,上一代人還是老思想,可是現在當家的事京羽博讓。
第一個溝通就是他老蘇家的股份。陳義這才知道了這件事的前前後後是怎麼回事。
當年京羽金蕭的爺爺,是個生意人,家裡所有的大機器拆來轉移至津門市就地生產。
誰知半路遇到風暴,船完事了。京羽金蕭的爺爺命大,竟讓另外一艘船給救了,還是來到了津門市。多虧白天,身上藏了一些錢,不至於在津門市當浪人耍流芒。
景逸家的爺爺爺也是個能人,可是想翻身本錢不夠了。憑自己的本事竟然找了一份工作,畢竟他是有實際操作的能力。
被老闆任命當了津門市的經理,老闆自己回鳥族忙活他的事去了。
就是這個檔口,蘇爺爺被介紹過來了見到的就是景逸爺爺,不是那個與總經理上有聯絡的老闆。
不過別看蘇爺爺當時年齡不大,可是地面熟。竟然沒有搞清楚怎麼回事,就拉著景逸家的爺爺單幹。
當時已經由於沉船事件,把家底都沉到了海里,能有多少錢?可是蘇爺爺有招,用他鳥族人的身份開始忽悠貨源,生意立馬擴大起來。
雖然沒有完全翻身,可是在津門開店已經沒問題了。
當時倆人說好了,送蘇爺爺10%的股份。可當時蘇爺爺正惦記去場地的事,哪裡當真了?店開起來了,蘇爺爺跑去場地了。
隨後由於需要,蘇爺爺又跑回津門衛,拉著景逸爺爺去跑了一圈路子,竟然真搞到一個知州市主管的頭銜。
景逸家的爺爺可沒有蘇爺爺膽大,雖然跟著蘇爺爺來到知州市上班,可是怎麼幹是一籌莫展。蘇爺爺不管這個,他是按照他設想的路子來,先下手為強。
以景逸家管家的身份出面,首先把已經被北洋經理沒收的機械廠劃到了景逸家族名下,隨後開始在知州市拼命掠奪當時經理資產。
機械廠改成員工工廠可以修理了,隨後一些修理好的被送到了潘爺爺手裡。
沒想到員工工廠的維修竟然得到了當時鳥族駐華的表揚。
隨後派了專家視察一番之後,得到了支援,隨後大批鳥族機械以及部分技術工人從本土運過來,員工工廠由修理部變成了正兒八經的製造廠了。
當然,經理也是站了一部分股份,可是大頭還是在景逸家的名下。這下資產增值何止幾倍,蘇爺爺與景逸爺爺都是目瞪口呆,這個也太快了吧?
蘇爺爺當時就是為了搞些武器發展自己的隊伍,景逸家就是為了賣掉工廠賺一筆快錢好回本,可是現在甩手賣掉又捨不得了。
不只是總資產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前,而且前景十分看好。
蘇爺爺這次也沒了主意,他也沒有經歷過這麼大的事。回隊伍上潘爺爺也是跟著傻眼沒主意,立即向上稟告。
與總經理一商量,隨之報備了10%股份的事。回來與景逸家爺爺倆人一商量,隨後知州市地面開始平靜下來,雙方開始實施這個計劃。
景逸家為了掙錢,蘇爺爺這邊為了物資。雙方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都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於是十分默契地各自互通有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