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現在就去!”徐老太道。
徐老二、徐老四也紛紛去村長家報名,摁手印兒。
就這樣,永富村幾乎沒人出去打工幹苦力了。
大家要麼去看看自己的水稻田,要麼去兩口水池裡看看。
田裡都忙好了,便去幫忙蓋書塾。
老村長第一見村裡人這麼團結,笑得合不攏嘴。
大家一起坯磚,坯好的磚很快堆成一座小山。
原本只打算蓋一座一百二十平的書塾就夠了。
不知誰開口說了句:“這屁大點兒地方哪兒夠?我家就五個娃娃呢!”
聞言大家都笑了!
既然如此,村長決定蓋大點兒。
不過,得分四間。
一間是剛去上學小娃娃們的教室,一間是已經可以去考秀才的教室,一間是可以去考舉人的教室,還有一間是教書先生的備課室。
這麼算下來,不蓋座三百平的教室都不行。
又不知是誰插了句嘴:“這備考舉人的教室不得建大點兒?
到時候,要都像老徐家志鳴似的十五年考不上,這教室怎麼坐得下?”
正在坯磚的徐家老屋的徐老二夫妻以及徐老四夫妻俱是覺得臉上無光。
志鳴這都考十五年了,如果是他們唸書,怕是早就考中舉人了!
得,那蓋四百平的!
眾人齊心協力,一起坯磚、蓋房、上大梁。
再一起做窗戶、門、板凳、課桌……
漸漸地,竟全部幹完了!
老村長原本拿出來的十兩,最後,竟然一分錢沒花。
人工,都是大家一起幹的。
木頭,上山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