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穿越 李元芳> 第九百八十五章 佛門:沒有金國,對我們很重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八十五章 佛門:沒有金國,對我們很重要! (1 / 3)

“晚輩聆聽章公教導。”

宋江死死盯著這句話,立刻正襟危坐,提起了十二分精神。

章惇很是淡然,見宋江看清楚了,立刻再瞄上幾筆,巧妙地將淡筆畫的“亡”改為“興”,“爭”改為“論”,整句話就變成了“金人興國,由釋道之論而始”。

門口有李逵站崗,剛剛又熟練的行賄,正常情況下完顏渾黜不會闖入,但章惇行事顯然滴水不漏,如此一改,即便完顏渾黜突然衝入,也沒有關係了。

而他緩緩開口,蒼老的聲音帶著鎮定人心的力量:“老夫年輕之時,崇尚兵事,熙寧五年,曾受命開梅山,原本計劃取道寧鄉,進入溈山,再轉由小路進兵,不想作戰失利,不得已退兵至溈山密印禪寺。”

“就在糧草輜重匱乏,進退失據之際,寺僧主動為軍隊供應補給,老夫當時聯想到瑤人向來篤信佛法,便請出禪寺長老潁詮,入峒遊說,經過他們的佛法勸諭,奚洞首領悔悟,率眾出降……”

“老夫回朝,為感謝密印禪寺所做的貢獻,特為其請免各類科差,有了這次的先例,老夫後面招降峒峒蠻,開拓西南,招降吐蕃諸部,都會招納名僧隨行,至今記憶猶新。”

雖然章惇語速緩慢,但宋江也聽得心馳神往,更是極為佩服,三十多年的事情,這位年近八十的老丞相講得清清楚楚。

這顯然不是臨時回憶,而是早有準備。

不遠處的僧人聽著,頓時生出一股羨慕。

看看宋廷那時的環境多好,朝廷有事求到僧人,僧人出面也能獲得賞賜,正是互幫互助……

這話倒也沒錯,宋朝十分注重佛寺和僧侶力量的,常常以高僧開道,讓僧人充當“馬前卒”,以宗教信仰感化當地蠻族,拉攏一批後,再將那批不信佛的剿滅。

接下來章惇不僅以自己為例,還講到了後來熙河開邊,都是利用宗教信仰,攻克統治周邊異族,最後感嘆道:“此舉免兵戈災劫,功德無量,卻也受到了彈劾,言軍事不足,取巧為之,前唐攻滅異族,從不需要這等手段,卻不知國力總有強弱,不可一味攀比……”

宋江聽明白,看似是懷念趙宋之事,其實是暗指如今的金國。

宋是軍事弱,文化強,藉助佛門影響。

金則恰恰相反,軍事強,文化弱,準確的說,它根本沒有自己的文化,目前還都是在用遼國的遺留,這個時候,其實更要發揮宗教作用。

完顏阿骨打正是感受到這點,才讓佛教在金國傳播,這無疑是成熟的體現,但還不夠成熟。

如果章惇是金國的宰相,面對金國如今的局勢,諫言的治國首策,就是讓完顏阿骨打這位金國皇帝神化。

具體操作,就是編造祥瑞,宣揚完顏阿骨打是佛陀降世,替佛祖統治這片世間,以此來凝聚信佛的百姓。

哪怕他心中根本不信佛法,也得是佛陀降世,並且要在公眾場合執行宗教祈禱,讓基數龐大的佛教徒高呼我佛慈悲,普度世人。

有了這個基本盤,將麾下子民分為信教的與不信教的,信教的又有淺信和狂信的,狂信的再培養成朝廷要員,這樣一個統治班底,才能以最快速度穩固下來。

相比起來,中原王朝有著輝煌的文化傳承,宗教永遠不可能凌駕於世俗皇權之上,統治者用佛教道教來輔助自己統治,但真正滅起佛,也是乾脆至極。

不算林靈素的換皮,歷史上中原王朝三次大規模滅佛,滅了就滅了,佛門也只能在背後委屈巴巴地編造一些小故事,把統治者的失敗乃至死亡,歸結於報應之上,純粹是無能狂怒,心理安慰……

換到遼國滅佛、西夏滅佛、高麗滅佛、大理滅佛,試試看呢,吐蕃滅佛的前車之鑑擺在那裡啊!

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滅佛,猜猜他為什麼是末代贊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