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從李元芳開始TXT精簡> 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要跟算命先生說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要跟算命先生說話 (1 / 3)

相州安陽。

韓家萬籍堂內。

韓嘉彥漫步其中,兒子韓錦孫陪在身邊。

這位駙馬爺走著走著,突然道:“林家還沒有讓媒人上門提親?”

韓錦孫搖頭:“沒有。”

韓嘉彥澹然道:“年輕人心高氣傲,吃了虧還不肯屈服啊!”

韓錦孫冷笑道:“依我看來,這對父子都是不知所謂之輩,林元景區區一個班直指揮使,能和我韓氏聯姻,簡直是幾輩子積來的福分,居然給了機會還不中用,那就休怪我們不留情面了!”

韓嘉彥道:“倒也不必結下死仇,讓林沖的書院開不下去便是,河北之地的進士生源,萬萬不能讓外人染指!”

宋朝的科舉已經做到了相對的公平,但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的,比如地域的偏向也有之,往往北方的教育資源少,但比起南人更容易受照顧。

比如真宗朝時,有一個山東人和一個江西人一起角逐狀元,寇準就直言“南方下國之人,不宜魁多士”,還有一位河北人張存,也是後來司馬光的岳父,曾經參加過守城戰,立下功勳,第二年就被錄取為進士,就有人嫉妒“張存解放旋風炮,任弁能燒勐火油”,諷刺張存靠打仗成進士,沒有真才實學。

且不說這種諷刺是不是挺諷刺,在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南北士子都差不多,就偏向於北方人錄取,現在雖然沒了那麼大的傾向,但相州韓氏還是敏銳地把握住風向,知道怎麼儘可能地讓河北考生獲利。

講白了還是科學,科舉考試的技巧,囊括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施政方針。

“北方久不經戰事,政治地位必然逐漸下降,我們韓氏想要維持家勢不墜,對內必須要抓緊教育,進士輩出,對外則要擴大影響,建立商會!”

韓嘉彥的思路清晰,琢磨著道:“歲安書院的考試,倒是個不錯的法子,你怎麼看?”

韓錦孫臉色變了變:“父親,我覺得不行,天下各大書院內也有考核,但是需要拜入某位大儒門下,才會進行考核,入院時就要考試,豈不是將生源往外推麼?”

韓嘉彥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沒有注意到兒子的神色:“普通書院確實如此,可我們韓氏在相州的書院,並不缺生源,反倒是要督促學子,淘汰掉一些濫竽充數之輩,畢竟我韓氏的家規,文教必須公平公正,能者上庸者下!”

韓錦孫不吭聲了。

韓嘉彥已經決定,吸納歲安書院好的地方,將《三字經》偷偷地給稚子學,然後借鑑《三年五年》的模式增加考試,提升優勝劣汰的競爭力。

《第一氏族》

文教這方面有了想法後,他又關心起商會來:“安陽行會那邊如何了?”

韓錦孫道:“自從王繼英刺配流放,二兄就高歌勐進,王家節節敗退,已經招架不住了!”

韓密孫是韓琦另一個兒子韓端彥所生,向來有經商頭腦,早早成立了安陽行會,壟斷了相州的生意,也正是韓密孫提出,要趁著厚將行會除名計程車氣,讓安陽行會填補空缺,成為六大商會之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