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部洲中心。
點點島嶼如星羅棋佈。
東勝神洲仙道猶存時,這裡頗為繁盛,有修行門派坐落,連帶著世俗都有不少國家存世,如今卻早已荒無人煙。
正因為如此,李彥駕風而過,發現一道靈氣升騰而起,醒目至極,落了下去,果然就見一座草廬建在岸邊,太白金星坐於一方大石上,正在垂釣。
李彥來到邊上,默默旁觀。
看那體記憶體著絲絲縷縷霧氣的魚兒,圍繞餌食打轉,頗具靈性,最終還是忍不住咬上了鉤。
魚竿拉起,嘩啦一聲,魚兒破水而出,在鉤子上還在撲騰蹦躂,久久不停,展現出異常頑強的生命力。
太白金星端詳半晌,開口道:“這些魚類,並無真正的靈性,僅是沾染迷霧,便有了這等異力……”
李彥道:“依星君之見,這些迷霧是如何形成的?”
太白金星反問:“天師可知,佛門業力?”
李彥道:“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稱為‘業’,在佛門的認知中,每一種行為都會形成相應的生命之力,儲存在第八識內,這些力量又如同種子,在未來機緣成熟時,引發新的行徑,生靈便是如此被阿賴意識裡的業力推動著,在三界六道生死輪迴。”
太白金星對於佛門之法也有了解,卻沒有說得這麼深入淺出,聞言頗有感觸:“如此也不難見得,為何佛門總將因果與業力相連,而老道若說,這無盡的迷霧,是因果業力所化,天師可相信?”
李彥毫不詫異,平靜地道:“不瞞星君,我早有類似的猜測……”
他確實早就有過分析,這環繞兩洲,分割界域的無邊霧氣,最為可能的力量來源,正是佛門的業力。
如此一來,功德可以抵擋業力的侵蝕,在迷霧中自由來去,就完全說得通了。
同樣沙僧為了長時間在其中擺渡,不得不化身為流沙河上,赤發獠牙的妖魔形象,也是這個原因。
但業力為什麼會化作迷霧,籠罩在界外,他此前還不甚明瞭,直到明白了宏願界的真實意圖,一切才串了起來。
“舊世,新界……救世之舟,只度佛門……”
經過李彥的講述,太白金星為之動容,喃喃低語:“原來如此,宏願界內雖是萬家生佛,一片祥和,卻非普度,自有惡業凝聚,排於舊世,那世間九劫,也是多受影響,致使修行衰微,諸般道統斷絕!”
說到這裡,這老倌兒露出濃濃的痛心之色:“若真如那新界所言,我等為了阻止三災五衰,神道禁絕,反倒促成了這般災劫,又是否自作自受?”
李彥默然。
阿儺伽葉對玄奘有言,玉帝預見到未來有三災五衰,仙佛遭劫,神道絕跡,為求出路,與道祖分清濁定陰陽,方有新界。
但如今的事實是,好像正因為祂們的所作所為,才導致了舊世的衰敗。
這就好比預言到了某種災禍的降臨,為了阻止做了種種行為,反倒真正促使了災禍的爆發。
但若說什麼都不做,災禍是否能避免,又同樣是未知之數……
天地大局,即便是到了玉帝佛祖那般境界的存在,都難以分明……
事情已經發生,自怨自艾並無作用,李彥等待片刻,開口道:“我有一問,還望星君釋疑。”
太白金星定了定心神,神情恢復沉靜:“請說。”
李彥道:“星君為玉帝傳詔,奔走三界,雖與佛門有舊,但親疏終有別,為何舍了天庭,來此佛門所開闢的宏願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