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
大唐即將派出使節團,出使吐蕃的訊息,已經是朝野盡知。
有人避之不及,也有人躍躍欲試。
畢竟如今大唐與吐蕃的戰事,是聖人最關注的事情。
無論是沙場廝殺,還是出使揚威,都是上位的好機會。
因此一時間,也有不少臣子請命,希望加入到使節團內。
而李彥並未著急。
足足過了十天,他將一切都準備好,才遞上拜帖。
李府。
李彥來到正堂,對著坐在主位上的李義琰拱手道:“叔公。”
李義琰抬了抬手:“李機宜此來若是談正事,那就請稱老夫一聲李閣領,如果是家事,再叫叔公不遲。”
李彥心想我也不想攀親戚,誰叫大家都是隴西李氏呢~
李義琰出自姑臧房,李靖這一脈出自丹楊房,不是同一房,其實血脈關係就很淡薄了。
但畢竟是族譜上的同族,對外稱李閣領或李公沒問題,私下見面只能叫叔公。
當然,他也喜歡公事公辦,行上禮道:“對於出使,我有幾點不成熟的想法,請李閣領過目。”
李義琰接過厚厚的資料,花白的眉毛一揚:“李機宜看來是早有準備啊!”
他說著,把紙離得稍遠,開始細看,顯然是有些老花眼了。
李彥平靜等待。
足足半個時辰後,李義琰才開口道:“蘇毗女子真有那麼多人識字?
李彥道:“蘇毗一向是女子稟事,如今雖然為吐蕃所並,但舊的風俗仍然存在,女子識字的多,並不奇怪。”
李義琰道:“既然女子在國內掌權,想要拉攏她們,又如何辦到?你不能偏信這些罪女,她們在西域流離失所,才會沐我大唐天恩,不能與吐蕃境內類比。”
李彥道:“我的看法與李閣領恰恰相反,正因為蘇毗女子曾經習慣了掌權,現在淪為孫波茹的她們,雖然在族內還有些地位,但在整個吐蕃官員階級裡,卻處於邊緣,這是她們所無法忍受的!”
李義琰想了想:“大權旁落,心生怨懟,不無這種可能,但還不夠。”
李彥微笑:“丘閣領收集的情報,目前吐蕃境內有一個傳言,噶爾家族原本就隸屬於蘇毗下戶,乃是專司戰爭的奴臣,後來趁著蘇毗內亂,大小女王互相爭鬥時,才逃到了山南的吐蕃……”
李義琰略顯渾濁的眼睛瞪大:“此言當真?”
李彥道:“此說存疑,可能是境內被噶爾家族壓迫的文人編造。”
不僅大唐內有士林文人喜歡編排段子,別的國家也有,天下烏鴉一般黑。
李義琰懂了,輕撫鬍鬚:“噶爾家族是不是出身蘇毗下戶不重要,但只要有此說法,他們對於蘇毗舊族肯定極為厭惡,你從蘇毗舊族入手,確實可行。”
他的神色略有放鬆,但接下來又有疑惑:“以官府之名開通飛錢,惠及四處商賈,與此次出使有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