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
“跑啊!快跑!”
“逃竄者,殺無赦……放箭!!”
“啊——”“別殺小的,小的交代,小的交代!”
當府衙的快班弓手直接射殺,一個個逃竄的賊子化作屍體倒在地上,街上的百姓熟練地避開,發出叫好聲。
自從燕廷展開新一輪打擊惡霸的行動後,第一批倒黴的,就是豪僕惡奴。
不比唐朝,再得寵的僕役還是僕役,頂多狗仗人勢,前宋的奴僕是可以當官的,這批人模狗樣之輩,為惡起來更加肆無忌憚。
而他們知道大量主子的惡事,口風更松,以此下手,更好獲得罪證,自然率先緝捕。
相比起百姓的拍手叫好,秦檜妻子王氏紗巾蒙面,匆匆走在街道一側,眼神避開,根本不敢看那一幕。
所幸這樣能逃到街上的賊子並不多,大部分都是當場緝拿,接下來倒是一路平靜,到了衙門前。
她警惕地看了一圈,跟著一群同樣以紗巾蒙面的女子,看向全新的告示欄。
這一看,心不由地沉下。
因為她夫郎秦檜的名字,正在榜首。
還有通緝畫像,畫得十分傳神,一股女幹佞之氣躍然紙上。
罪名簡短直接:“陰與虜結,投敵賣國,數典忘祖,罪大惡極!”
秦檜的旁邊,還列有王氏的名字:“其妻王氏,出身名門,同流合汙,罪不可赦!”
王氏身體哆嗦了一下,唯一慶幸的就是自己沒有畫像。
也確實不會有,因為上街的女子都是紗巾遮面,少有以真容示人者,畫了也無用。
之所以將王氏列於其上,還是為了緝捕時,不能被其以婦人身份走脫。
除了秦檜夫婦,連万俟卨也位列榜上,依舊是同流合汙的罪名,畫像也描繪出了特徵,讓王氏暗暗恐懼,朝廷查得實在太清楚了,他們真能逃出生天麼?
正在這時,吐字清晰的聲音從不遠處的公告處傳來:
“朝廷徹查惡霸,絕不敷衍了事,但凡舉報罪行,真實無誤者,當記錄在案,家人入學參軍,都有優待;”
“然若因私怨,捏造不存在的事情,一旦查清,同罪處罰,誣告別人什麼罪名,也要受到相同的罪罰,大夥兒記住,不可因一念之差,鑄成大錯;”
“審查案犯,由刑部、御史臺、大理寺,三司會審,御史大夫公孫昭,昔日為開封府衙判官,熟知刑律,處事公正,不徇私情,受君上之命全權負責,請各位鄉親父老放心!”
這是吏員大聲宣讀《燕律疏議》,目前著重強調在舉報惡行的同時,也不準為求獎賞,故意汙衊栽贓的行徑。
聚在一起聆聽的百姓,最初十分謹慎,畢竟以前趙宋朝廷說一套做一套的事情太多了。
何況到底是實證還是誣告,執法者給予公正的審理,這點誰都說不清,萬一與當地豪紳沆瀣一氣,反咬他們一口,那豈不是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