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從李元芳開始興霸天TXT> 第七百八十三章 大遼漢民,那麼忠誠的代價是什麼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八十三章 大遼漢民,那麼忠誠的代價是什麼呢? (1 / 4)

“界河對面的信件又來了,這次倒是有些不同……”

“兩國重歸和好麼?唉,若是那般就太好了,但已經打到這般地步,又談何容易啊!”

漢民將領聚於一堂,竊竊私語。

自從遼太宗確立了“因俗而治”的統治政策,遼國的基本國策就是蕃漢分治,即“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為了安撫治下的漢人,遼國的皇帝登基時,甚至要採用了兩套儀式,一套是契丹本民族傳統的“柴冊禮”,另一套則就是模仿漢家皇帝登基時所舉行的“大冊禮”。

當然最實在的,還是在選官制度上,遼國也採用兩種方法,北面官透過世選,類似於“世卿世祿”制進行補充,南面官則透過科舉來選任。

不過制度永遠只是制度,真正實施起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隨著時間推移,更是會改變。

在座的這些漢民將領都很清楚,漢民在遼國的官場晉升自有其規律。

簡單總結,巴結好契丹貴族,就能升官。

主子是誰要弄清楚,否則真以為一視同仁,或者說靠能力上位,哪邊涼快哪邊待著去。

當然,能坐在這裡的,都是功成名就了的既得利益者,雖然頭上有個契丹爹,但他們是真的想要和平,既不想遼國打過去,又不想宋人打過來。

因為無論是哪一方有劇變,官場上是否還能有自己這些人的一席之位,就很難說了。

所以時遷之前以統一光復為名,勸他們倒戈以降,這群人嗤之以鼻,直接拒絕不受。

現在換成和平的名義,倒是戳中了他們的心思,頓時討論起來。

“陛下已經逼得南朝天子遠逃金陵,如此功業,前人難及,為何不班師回朝呢?”

“陛下心氣太高了,受阻於大名府,豈能甘心?”

“我看南朝四大都城,至少要破一座,以犒賞三軍,日後再圖南下,才有各族追隨!”

“依我之見,是那外戚蕭奉先進讒言,陛下身邊有奸臣啊!”

“噤聲,這是我們能議論的麼?”

……

“閉嘴!你們這些話都不該說!”

正在低聲議論呢,一道雄厚的聲音突然從後面傳來。

眾人大驚,看到來者後更是立刻起身,發自內心恭敬地行禮道:“孫團練。”

來人叫孫忠,字獻誠,掌一州軍政的涿州團練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