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公府。
李彥回到內宅時,就見李德謇正在仔細地準備禮物。
他看了幾眼,頓時笑道:“送給母親的?”
李德謇老臉微紅:“我過幾日準備去洛陽見她。”
李彥頷首:“好事情啊,對母親來說,關中是傷心之地,倒不如去洛陽定居,畢竟那裡的居住環境本來就比長安要好, 父親去住一段時間,會適應的。”
對於李德謇和謝氏複合,他樂於見得,卻也不會故意推動,如果仍留有感情,那一切順理成章,如果沒有, 強行湊合沒必要, 反倒讓當事人難受。
李德謇眼中有著期待,溫和地道:“元芳,你母親信中最多的就是詢問你的情況,你若有暇,多去看看她,她會比收到什麼禮物都高興的。”
李彥頷首:“等到陛下帶百官再去東都,我自然也會過去。”
李德謇微微皺眉:“你要做好準備,關中士族此次的阻擾力度,會異常強烈!”
“上次是因為災情,關內百姓死傷慘重, 對於關內士族的基業也有損傷,太子殿下帶去洛陽時, 他們固然心有不願,卻也不會多加反對。”
“現在災情過去, 百姓重回州縣,局面暫歸平穩,再去東都,就是如你所言的政治中心移了,從此以洛陽為主, 長安為輔,關內士族豈能幹休?”
李彥道:“我明白的,陛下也很清楚,但正如父親所言,是暫歸平穩,以關中這樣的人口,一日不解決漕運糧道的問題,隨時都可能再爆饑荒,到時候百姓又要遭難。”
李德謇嘆息道:“他們是不會在乎百姓生死的……”
李彥冷聲道:“太宗愛民,深知君為舟,民為水的道理,世家不顧民間死活,就是動搖國本,既如此,陛下為什麼又要在乎他們的感受呢?”
李德謇臉色肅然起來:“陛下仁德寬宏,臣子們也會由此弱點下手,到了重要時刻,陛下能出狠手麼?這些士族紮根各地,如果貿然對他們動手,最先遭殃的絕對不是世家子,反倒是百姓,這點不得不防!”
李彥道:“請父親放心,這並非亂世,妄動屠刀永遠是下下之策,更何況去洛陽只是第一步,如果這都要下狠手,談何後續呢?”
李德謇鬆了口氣:“你還是一如既往的沉穩,我自然放心了。”
李彥失笑:“也就與聖人關係近些,宰相與我熟悉的多些,升個內衛閣領,可以培養培養親信罷了,這點小成就,我不會膨脹的。”
李德謇:“……”
聽伱這說的,我都要膨脹了。
李彥接著道:“不過趁此機會,我確實要弄清楚一個往事的疑問,父親請過目。”
說罷,將楊嘉賓寫出的名單遞過去。
李德謇接過,仔細看了看後,隱隱明白了什麼,臉色頓時劇變,下意識壓低聲音道:“元芳,你去查這件事作甚?此事萬萬查不得啊!”
李彥見他在自己家中都如此緊張,面容也變得鄭重:“父親,今日坊間的傳聞你可有聽說?”
李德謇抿了抿嘴:“聽許大提了,但你不要擔心,謠言終究是謠言,何況又傳得那麼誇張,誰會相信呢?我們不是對好了,就說你兒時是被牙婆拐走,你孃親才與我反目,一怒下回了江南,而你後來也在涼州長大,直到被丘閣領尋回麼?”
李彥想到如今還在吐谷渾未歸的丘英,暗暗嘆了口氣,凝聲道:“這個解釋可以瞞過大部分人,卻瞞不過當事人,這件事既然關內士族多有參與,我回歸後,他們也該知道我是誰吧?”
李德謇立刻道:“這個秘密他們絕對不敢透露,牽連太大了!”
李彥道:“既如此,當年的帶頭者是怎麼說動這些人參與其中的呢?”